新盐城乐聚社区

“唾沫测天赋”其实不可信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5 12:48: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成都等地,一款号称发现儿童天赋优势的基因检测在家长圈中流行开来。一口唾沫或一管血的样本寄到公司,便能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质。这种“高科技算命”价格不一而足,便宜的数百元,贵的高达数万元。对此,数位相关领域专家指出,天赋基因检测是对基因和天赋的关联性过度解读,都是为了挣钱。(1月2日《成都商报》)
  
    唾沫检测也好,血检检测也好,与之对应的,无非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检测。而天赋基因检测之所以在诸多家长群持续“热炒”,除了倚靠基因检测得以“扬名立万”,更多则是缘于满足了不少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故而,尽管目前成都市“首吃螃蟹者”不过百人,却不排除有更多的家长正在“跃跃欲试”。
  
     不过,上述家长寄予厚望的所谓天赋基因检测,很可能只是一款“逗你玩”的“游戏”。譬如,依据目前公认的基因理论,人体某个基因突变导致的智商低下(如唐氏综合征),固然可以通过单基因检测发现,但智商则不然,它由成千上万基因综合决定,因而基于单个位点的解读并不具意义。
  
    更有专家指出,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这就证实,眼下正“热炒热卖”的“唾沫(血样)测天赋”等,其实并没有得到现有基因理论的支撑。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金亮教授的话说,“目前基因检测主要用于遗传病筛查、肿瘤精准治疗、指导合理用药等方面”,而并没有用于其他方面的成功经验。
  
    也就是说,对于不足为凭的天赋基因检测,大可一笑置之,或至多作为一项趣味测试看待。当然,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倘若为其测试结果所左右,以至于不惜荡尽家财去追逐孩子的“天才梦”,则很可能会懊悔在“梦醒时分”。因而,最重要的是不失理智。正如浙江大学祁鸣教授所说,“如果检测出有,可以很高兴,可以试试这方面的兴趣;如果没有,千万不要失望,更不能因此就给孩子贴上‘没有天赋’的标签。”
  
    至于那些假天赋基因检测之名、实则瞄准众多家长钱包的一些公司,将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基因检测未经核准另作它用,并动辄推出数千乃至上万的“天价”套餐,把“黑手”伸向少年儿童,其行径就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说,无疑已经涉嫌坑蒙拐骗。
  
    毫无疑问,未经合法许可而四处招摇撞骗的所谓“天赋基因检测”,理当受到查处。而眼下已经或将要“中招”的诸多家长,则不妨多一点理智,少一些盲从。如此,所谓天赋基因检测之类“逗你玩”的“游戏”,自然就会偃旗息鼓。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自由、客观、多元、包容的新媒体。
////新盐城公益版块的成熟需要您的参与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