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公堤与串场河
在盐阜大地,历史久远的堤坝与运河,当首推范公堤和串场河。范公堤的修筑与串场河之开凿均始于宋代。近千年来,堤坝与运河不仅福泽当代,而且惠及后世。
范公堤原来叫皇岸,是唐大历年间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为抵御海潮,带领民众修筑的一条海堤,时称“捍海堰”。到宋时,因堤身不固,经海潮长期冲刷而时常溃决,逐渐失却御潮作用。每逢海潮泛滥,田户淹没,亭灶被毁。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在东台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便具摺给早年同窗、时任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提请修筑海堰工程。张纶一面向朝廷呈报,同时举荐范仲淹为治海能人。天圣二年(1024年)宋仁宗擢升范为兴化县令,并委派其主持筑堰。由于旧堤大都坍塌,加之海岸线不断变迁,堤址需重新勘定。而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范仲淹深入实际,亲临海滩观察思考,并且在当地渔民指点下,发动沿海百姓于大汛期间将砻糠遍撒海滩,大潮一至,砻糠随海浪涌进。落潮后,砻糠则附着于沙滩,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令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
由于筑堤工程浩大,风、潮灾害频繁,一些民工畏难动摇,导致“兵夫惊散”。范仲淹在《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铭》中记述当时“雨雪大至,潮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时范仲淹则顶风冒雨,临阵督察。有史料称,范仲俺与同科进士滕子京“同护海堰之役”,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范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费用。在他的感召下,民夫复出,情绪倍增,工程进展迅速。首期工程北自刘庄(今大丰境),南至富安(今东台境)告竣。天圣五年(1027年)向南续建至拼茶场(今如东境),堤底宽三丈,顶宽一丈,高丈五尺,长一百五十八里。其后,屡有续建。向北扩至阜宁,向南延至启东吕四,堤全长五百八十二里,经苏北苏中九县。范公堤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后人敬仰范仲淹功德,定堤名为“范公堤”。据《辞海》“范公堤”条目载,堤成后“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又据《江苏省两千年洪涝旱潮灾害年表》载,在堤成后百年内,近海沿范公堤内很少受海潮倒灌之害。相反,从马塘场南彭家缺向西南直至石港场新堤之间,沿卖鱼湾一带因未筑堤坝,致使原马塘地区洪灾不断。据明史记载,因为马塘“奸总(管理本地盐务的灶总)王继忠等妄称高阜,不必筑堤,以致中缺一十余里,不得与掘港场相接”。成为一大缺口,“彭家缺”故名。其后海潮入浸,当地先民深受其害。所幸卖鱼湾后来渐次湮没,但由此可见范公堤的捍海功效。清人吴宗元有诗赞曰:“捍海功成百代崇,蛇龙逼薮尽耕农。当年不应临川笔,到此惟应说范公”。
范公堤的筑成,成为苏北历史上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开端,也可以说是成为鱼米之乡的起始。由于范公堤“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农事、盐课两得其利。当今盐阜大地土地肥沃、物产富庶,资源丰足,当年范公筑堤拦洪当是功不可没。如东县掘港镇在上贞观与西方寺之间建有“二贤祠”,即为纪念范仲淹与张纶而建。清人李琪撰《崇川竹枝词》有云:“捍海堤前拜控范公,海潮不复溢南京;侬家收得金钗稻,制就元宵倘若翁”。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范公的崇敬之情。
同样开凿于宋代,流贯全境的串场河在历史上也起过巨大作用。串场河即人工开凿串接各(盐)场之运河。部分河段正利用自然河道拓宽浚深而成。据史载,串场河为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两淮制置使(负责边防军事设置之官职,相当于清代总督)李庭芝主持开凿。苏北境内串场河共有三条,一是从泰县东起入射阳河;二是串吕四、余东、金沙、西亭、石港诸场之串场河;三是从立发河进口,经岔河分汊,一北向去丰利场,一东向去马塘场,再至掘港场。 串场河也称“运盐河”。串场河仅为串接各场之主要河道,而各场与盐灶之间另开有“灶河”相通,形成运输网络。
《宋史》(四二一卷)称,串场河筑成后,“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事实上,当年横贯全境之串场河的建成,对提高运输能力,沟通与外界来往,吸引外来移民与资金以及灌溉田亩,排捞排咸,促进农业发展都起了显著的作用。如今,当年的范公堤已部分改建成公路,而串场河也部分融入新开之运河。但人们没有忘记先贤的业绩,并且正以先贤精神开拓着新的事业。解放后盐阜人民大兴水利建设,并且十四次围海造田,都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