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提档升级 发挥服务“大功能”

推进厕所革命2024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全市计划新建、改造各类公厕43座,其中城市公厕40座,农村公厕3座,目前已全部完成

小公厕大民生,小空间大文明。今年以来,市城管局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市环卫处牵头推进,各县(市、区)城管部门扎实组织实施新建改造工作,不断推进公厕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便民化、管理规范化。

优化公厕布局,满足民众需求。2018年以来,在全市城乡范围内精心选址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新建改造城市公厕912座,市、县建成区达到了每平方公里至少4座公厕的标准要求;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969座,有效解决了部分地区无公厕及存在旱厕问题。同时,加大厕所开放联盟构建力度,鼓励沿街单位和公共机构等内部厕所对外开放,推动公厕开放使用的共管、共治、共享。

提高建设标准,助推增量提质。目前,全市共有环卫公厕1075座,其中二类以上公厕662座,占比达到62%。根据《江苏省城市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程(试行)》要求,新建公厕时,明确建设、管理和维护标准,融入园林风等特色元素,着力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环保先进、新颖美观的公厕,提升市民的如厕体验。同时,更加注重老旧公厕的改造升级,让市民直观感受到身边公厕的实质性改变与实用性提升。优化升级公厕轮椅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全面提升公厕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

完善便民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拓展延伸公厕服务功能,升级配套措施,市区二类以上公厕免费提供厕纸、共享雨伞,添置储物柜、卫生服务箱等便民设施。部分具备条件的公厕配置空调、增加手机自助充电器、设置读书角、放置绿植、提供免费WiFi和饮用水服务等,精细化拓展公厕便民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提升管理服务,营造舒心环境。规范设置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标识标牌和《公厕管理标准》《公厕管理制度》公示牌,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所有公厕全天候免费开放,配齐保洁人员,部分公厕双人管护,确保公厕环境整洁、设施完好、服务优质。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安装厕位使用智能显示、人流量感应、氨气浓度监测、温度感应等智能化设施,让市民直观了解公厕运行情况,不断提升公厕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舒适、干净的卫生环境。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


暂无
卞保武教授应邀担任盐城创青春大赛主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