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品茶论道] 从年俗看中国规矩(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282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5 08: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年俗看中国规矩
滕抒
2019年01月29日09: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从年俗看中国规矩

  狗年将去,猪年即来,我们又要过年了。过年过年,过的是传统、是习俗,也是传承、是规矩。不信,今天我们说出几条年俗里的规矩来,您仔细琢磨琢磨。

  规矩一:祭奠先人。祭祖这个一度被淡忘的老规矩,在新时代又以新面貌出现。尤其是那些聚集着同族同姓的传统村落,每逢春节,宗祠家庙里的辞旧迎新活动很是隆重。族尊家长们率领着族人儿孙的虔诚祭祀,不光是烧香叩头感念祖恩,更会在一年当中人气最旺的时刻重温族规家训,提点后人心怀敬畏,慎终追远,敬祖报本。

  规矩二:除夕团圆饭。这顿一年当中最圆满的家宴上,处处讲究的都是最传统的中国规矩。就说讲话吧,不能信口乱说,那些个忌口的、不吉利的、影响团结的,统统招人厌恶。夹菜也有“秩序”,就算哪道菜再合您的口儿也急不得,要等年岁最大的长辈动过第一筷再说,这里讲究的就是一个尊老。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纪律”,那就是谁都不能无缘无故地缺席,不然,那肯定是大大地破了规矩。

  规矩三:债不隔年。无论城市乡村,很多人在除夕这一天会放下手头的紧要事情,主动上门还钱还物。这种礼俗由来已久。昔日人与人交往及商家买卖来往,靠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道德、良心。在经济不宽裕的年代,像购物赊账的事很普遍,朋友间的互助拆借也不少。那时就有不成文的规矩,旧账要在年前结清,这个规矩延至今日,强化了人们恪守诚信为本的理念。

  规矩四:贴对子。春节装点门面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给自家的各道门上贴上红纸黑字或者金字的春联。春联一出,年的氛围顿时就浓烈了。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春联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家国情怀、道义操守尽在其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全写在那一副副门联上了。

  规矩五:包素饺子。天津等地一些老门老户讲究三十初一吃素馅饺子,希望来年过得素素净净。饺子一定要用白菜、粉条、香干等各种素菜。按说大过年的,鸡鸭鱼肉哪家都不缺荤腥,但丰不可贪、欲不可纵,保持一颗素心,才能免去“过盛则溢”的烦恼。这条老理儿,让很多老天津卫很是重视这顿饺子,他们把对家人美好的期盼都寄托在这里了。

  规矩六:吃豆腐渣。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至今还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传说玉帝年年会下界查访人间善恶,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度日、恪守规矩。敬守这个规矩也是富裕不忘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规矩七:打扫庭院。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说“掸尘”,连香港也有年廿八“洗邋遢”的习俗,都是“除旧布新”之意。这年前的大扫除,可与平日不同,是要彻底清扫屋里屋外平日扫不到的那些死角灰网的。联想到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的要求,倒是与这个老传统异曲同工,用意十分贴合。

  规矩八: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谐音。很多地方这个禁忌从初一开始,一直到破五。表面看起来这是做饭的规矩,实际上暗含了文明谦让、团结和谐的要求。要是哪家大过年的吵架斗嘴,那一定会比平常更堵心,也预示着来年的不吉。

  规矩,自古流传,年俗,万变不离其宗。过年,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温暖稳稳地抱在怀里,也把护佑平安的规矩牢牢地系在心弦之上。您说是吗?(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责编:李源、高雷)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