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特定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会养育出性格迥异的孩子。
这两年,“原生家庭”一词大火。我们会发现,凡是那些性格上存在缺陷,被不幸的生活困扰的人,童年时期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真正的爱和陪伴,小时候错失掉的安全感,长大后那种自卑就会像骨髓中的虫蚁般,日日吞噬着他的内心。
那些自卑、不幸的人,基本都来自于这6种家庭,看看你中了吗?
1
从小什么事都是父母代劳
当孩子1岁以上,都喜欢去尝试一些事情,对什么都很好奇,遇到什么都想要去探索一下。而有父母却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什么事都为他做好,事事包办,结果导致孩子上学了,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与同年龄人拉开距离,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并产生自卑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从孩子身上的一些特点就能有所体现。
2
喜欢打击孩子
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家长总是责骂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做比较,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谁谁,比你强多了。”孩子在家长的无数次的批评指责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心底里认为自己笨,不如他人。
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也能看到这种现象,就是自卑者越自卑,有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从而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心信,结果屡遭失败,自然受到父母的责骂和挖苦,孩子从此对自已不再抱有希望,从而加重了自卑的心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
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能听父母的
这种家庭的父母一般都很强势,所以面对孩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认为孩子都应该顺从父母。长期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很弱势。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真实的想法,怕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遭受质疑。所以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卑。等孩子稍微大一点,这种性格的表现也会越来越突出。
有时候,很多的家长会在意孩子的健康,但是对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往往会忽略!
4
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厉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很多家长就已经规划好了孩子的一生,从小对孩子要求很高。当发现孩子某一阶段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时,家长们就开始唠叨孩子了,对孩子表现出失望的感情。当孩子发现自己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觉得自己做不到,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从而缺乏自信。
孩子本该有个幸福的童年,无忧快乐的成长。而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孩子常常会无缘无故的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不敢和别人打交道。他们感觉自己不够好,不配跟其他的孩子做朋友,自闭、内敛,躲在角落羡慕别人。
5
父母过度节俭
节俭虽然自古以来都是一种优良品德,但是如果父母过于节俭,那么就会造成过犹不及的结果。因为这容易给孩子灌输一种这样的心理,那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家里面很穷。这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孩子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即使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或者想吃的东西也不敢跟父母说,生怕父母会说自己奢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模具, 家庭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相反良好的家庭环境 会让孩子更优秀。我们想要给孩子 一个良好的环境,就要知道那些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6
总以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对待孩子
如果孩子成长在爸爸妈妈的语言暴力、行为暴力之下,那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生怕自己做错事惹来父母的责骂和打骂,他们变得不爱说话、不爱玩耍、不敢说话、不敢参与,时间长了自卑就在孩子心里根深蒂固了。
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足以看出父母的做事风格,会深深的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是一杯充满正能量,乐观的人,孩子也不会差;如果父母每天张口闭口都是对生活的抱怨和对身边人的不满,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