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排放标准国六实施,车企加剧两极分化? 2020-06-30 22:47
在多地进入国六排放标准一周年之际,今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开始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相对于国五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对排放限制的要求更为严苛,被业内称为目前为止最严苛的标准。因新冠肺炎疫情、车市低迷等影响,汽车市场呈现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对于未来影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六排放标准留了半年缓冲期,对整车企业、经销商和零部件企业都是巨大利好,给予一定时间消化国五车型。
不过,对于弱势车企而言,排放标准的升级会为其带来一定的压力,市场两极化将进一步加剧。
主流热销车型基本完成升级,缓冲期利好明显
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乘用车库存339.97万辆,其中国六车型数量占比为87%,车企主流热销车型基本完成国六升级;国五车辆库存约为26万辆,而未达到PN限值的国六车辆库存为314万辆,经销商仍承受一定压力。
新京报记者端午假期走访4S店发现,包括豪华车在内的汽车品牌大多都在大幅度让利销售,例如自主品牌长城汽车哈弗全系优惠力度在三万元以上,一汽-大众车型在现金优惠基础上还会赠送大礼包、保养等,豪华品牌奥迪的最高优惠力度超过十万。
业内认为汽车市场低迷,经销商压力较大,经销商想要在短期内完成国五车型消化恐怕不易。不过,半年国五车型缓冲期的设置对于车企、经销商等利好明显,此次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不会对行业造成压力。
“对于车企而言有足够的时间去生产扩充国六车型的产能。”崔东树分析称,去年部分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经销商降价清库存,彼时6月到7月出现了异常的高销量阶段,但经销商增量不增利。今年设置缓冲期,给经销商留有消化国五车型的宽松时间,不会因急于清库存降价处理而造成经销商亏损。平行进口车方面也是如此,有半年的时间消化上半年特别是6月大量进口的车型。
国六时代来临,“7月不是停售国五车型时间点”
“应该说7月1日是国产车停止生产国五车型的截止点,但并不是停止销售国五车型的时间点,7月1日以前生产的国五车型仍可以继续销售。”崔东树告诉记者。
实际上,国六排放标准最早提出始于2016年。根据今年5月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对2020年7月1日前生产(机动车合格证上传日期)、进口(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增加6个月的销售过渡期;2021年1月1日前,允许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销售、注册登记。
此次虽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一方面是留有半年销售缓冲期,另一方面也调整了细节内容,将原本打算在7月1日实施的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PN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延迟至2021年1月1日前,较此前放宽了半年时间。
业内认为,此次调整延长过渡期相当于放宽要求,给予企业一定的“喘息期”。
相对于国五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对排放限制的要求更为严苛,对比来看,国六排放标准试验项目增加,首次引入轻型汽车实际行驶排放测试办法。此外,在排除工况和测试影响的情况下,国六排放标准中汽油车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总碳氢化合物和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制下降50%,氮氧化物排放限制加严42%。
弱势车企面临经营压力,或陷入无车可卖窘境
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环保信息公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8日,共有291家企业6875个车型(22541个信息公开编号)22607546辆车进行了轻型车国六环保信息公开。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看来,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行业整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去年已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目前60%地区销售的都是国六车型,已完成国五到国六的切换,剩下的40%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弱,仍有国五车型销售,但留有的半年过渡期可以有效缓解国六切换的压力。
崔东树也有类似的观点,其称目前中西部地区还未完成国六车型的切换,但整体压力不大。此外,他认为对于弱势车企而言,排放标准的升级会为其带来一定的压力,再加上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弱势车企可能出现无车可卖的情况,市场两极化将进一步加剧。
而对于二手车行业来讲,五月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回暖,实现正增长,罗磊认为二手车市场回暖形势良好,但经销商消化、处理国五新车车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二手车市场产生挤压,不过影响有限。此外限迁政策也是一个因素,“国五车型可能在个别地区面临限迁的风险,二手车限迁政策要进一步打破,促进流通。”
对于上游零部件行业而言,崔东树认为利好明显,相关公司会获得良好收益,同时也为外资零部件企业带来利好。“目前排放升级这类核心技术仍被外资零部件企业垄断,此次会倒逼国内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招商证券研报分析称,成本低的国产零部件替代能力强。
包括崔东树在内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六切换是一个必然趋势,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国六的实施挑战与机会并存。
新京报记者 王琳琳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