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网上谈兵] 戴头盔看房?人脸识别要有”防护罩”(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1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11-26 07:5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戴头盔看房?人脸识别要有“防护罩”
近日,一则“戴头盔看房”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
看房为啥戴头盔?是因为售楼处有人脸识别系统。售楼处为啥要用人脸识别系统?据说是为了区分“自然到访客户”与“渠道客户”,以便判断佣金应该发给谁。有关此事的更多事实细节、原委经过,仍在还原过程中,暂且不必过早得出结论。倘若以“买房”关联“头盔”“口罩”“墨镜”等关键词检索,类似案例不少,都不约而同指向了“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买卖房屋,在不经意间被人脸识别了,由此引发的技术风险值得深思。
客观来看,人脸识别在一些生活场景的应用,的确带来了便利。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人脸识别+测温”对精准防控贡献颇多。人脸识别在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上,也表现不俗。比如,医院引进人脸识别技术,让“号贩子”失去了现场投机挂号的操作空间。技术进步正在惠及生产生活,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应该得到称赞。
但方便归方便,风险归风险,只有规避掉风险才能更加方便。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支撑是“人脸”这一重要而特殊的生物信息数据,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人脸信息使用得好、储存得对,生活就能顺畅高效;人脸信息被不当获取、非法泄露,隐私安全也将成为困扰。正因此,个人生物特征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被列为“敏感个人信息”之一。可以说,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是否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数据,是否妥善、安全地存储及使用信息数据。
“看房戴头盔”一事之所以引起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越界行为,比如无感抓拍。这意味着,在无人脸识别提醒标识、无工作人员告知、无相关人士授权情况下,摄像头可以轻松抓取人脸信息。这些数据是如何储存的、储存在哪里、会如何被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未知数”,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是未知的。
更重要的是,无感抓拍人脸信息涉嫌违法。网络安全法中已有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脸识别不能只有会拍的摄像头,更应该装上合法正当的防护罩。
随着人脸识别的应用引发争议,当务之急是划定应用边界、明确法律边界。哪些场合可以用,哪些场景推荐用,哪些环节不能用,这是确保技术不泛化、不滥用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人脸信息滥用的类型、方式、主体等,也要在法律上有所界定,并通过完善立法、强化监管进行相应的判定和处罚。其实,不光是人脸识别,围绕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应用的边界与条件,都需要审视思考、密切关注。越是与个人生物信息特征相关的数据信息,越应该慎之又慎、稳之又稳。
人脸识别领域存在的利与弊,折射了科技进步的是与非、得与失。如今科技一日千里,让生活日新月异,由此带来的风险与挑战,特别是技术与伦理、技术与法律之间的张力,需要进一步弥合。这的确任重而道远,同时人们相信,只有在安全、法律的轨道上行驶,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新应用才能起步快、加速稳、行得远。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