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多位权威专家处了解到,财税改革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财税改革目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其中,税制改革将务实推进并落地,增加房地产税等直接税,减少间接税;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标准将逐渐向一般公共预算看齐。此外,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专家还建议回归分税制本质,以调动央地两个积极性。 8月1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在国企、财税、金融、司法、民生、党建等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方案。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财税改革方案将接上地气、落到实处。 “‘十三五’面临着如何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真正落到实处的考验。‘十三五’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告诉记者。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行情601988,咨询)(行情601988,咨询)(行情601988,咨询)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十三五”期间需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财税体制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制度,历来是全局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之一。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一轮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需要在源头上推动财税体制从转轨时期强调经济发展的职能,回归到国家治理基础的定位,这是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要使命。 本轮财税改革主要集中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三大领域。多位专家认为,在这三大领域中,税制改革将在“十三五”期间务实推进。巴曙松称,税制改革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改革的一个方面,“包括房地产税推出、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改革”。 “在这三个方面中,我最看好税制改革。”高培勇说,税制改革的基本行动路线就是减间接税、增直接税,通过一减一增实现中国税制结构的优化。他表示,“十三五”必须确保税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要把方案真正落到实处、接上地气,这是“十三五”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应当确保税制改革的任务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改革,高培勇说,房地产税必须要开征,因为中国目前没有对个人财产征税的制度,这和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不吻合。具体怎么征,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先让树成活,再让树长大”。 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对本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和“十三五”规划是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应该是‘十三五’规划中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增值税、关税等都在范围内。”他说。 专家还指出,目前已经在推进的预算改革也将在“十三五”期间有新的突破。 高培勇表示,目前我们的预算改革是一个“半截子工程”,除了一般公共预算之外,其他三本预算都是一带而过。“十三五”期间要把另外三本预算做实。 “虽然全国政府收支都进预算了,但是执行的是不同的管理标准。对于一般公共预算我们管得非常严,对其他三本预算就降格了。”高培勇说,“所以我认为,‘十三五’期间应该把另外三本预算做实,按照一般公共预算的要求和管理标准来管理其他三本预算。” 此外,专家认为,“十三五”规划还将涉及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内容。高培勇表示,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回到分税制的轨道上来加以解决,不能只想着中央的集中而不考虑地方财政收支体系的健全。地方财政收支体系的健全包括两方面:一是地方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收入、管理支出的权力;二是地方财政有相对独立的平衡自己财政收支的权力,“所以我主张回到分税制本质的轨道上去”。 巴曙松认为,政府间关系的改革也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改革之一,包括“构建地方税体系,理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对国家的权力进行纵向再配置”。 一段时间从公众视野“淡化”的房地产税有了新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进入其中,这就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已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税立法意味着相关工作将进入快车道,从时间节拍上也符合之前的市场预判。作为本届人大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这也意味着在本届政府到任两年之内房地产税法必将落地亮相,房产税将变得有法可依,一旦坐实法律,现有的房产税条例会被废止。可以看出,房地产税纳入立法,目的在于理顺和完善各环节法规,以便日后顺利推出。 豪宅恐成最大赢家 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卢文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地产税落地,尤其是房产税的开征会带来房屋持有成本的大幅上升。相对应的,会净化楼市投资投机氛围,对于刺激二手房供应也有直接效果,早期入市的投资客必然会大量抛盘,短期内颠覆楼市供求格局,推动房价向下发展。 而从市一段时间从公众视野“淡化”的房地产税有了新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进入其中,这就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已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场上看,偏远地区的大户型将迎来挂牌潮。一旦开征,大量空置房源抛向市场,房价、租金下跌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市场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偏远地区周边居住条件不如中心区域好,还要承受税赋压力,如一些升值潜力较差的老公房,会被选择抛售或者置换成中心区域品质较高的项目。 这就给未来该区域的豪宅市场带来了契机。外围偏远地区由于受到一些挂牌冲击,价格会有下降。而中心区域交易向高端项目集中,因此成交价格还会维持比较坚挺的走势。当前中心区域的豪宅都乐意做大户型甚至是大平层产品,在房地产税的压力下,开发商料会调高小户型房源比例。 有业内人士估计,估值100万元的首套房每年增加约5000元税负。卢文曦向记者表示,房产税将很可能以面积计征,还会有一些其他连锁反应。以上海的房产税计征为例,目前对家庭人均60平方米以外部分征税,未来房地产税的免征面积很可能小于60平方米,否则仍起不到预期效果。 在房地产税法落地前,开发商将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首先,通过转让土地或加快项目开发来有序消化土地储备;其次,在供求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加快库存去化,实现资金高周转;第三,未来房企拿地重心向中心区域转移,非成熟区域的地块将受到冷落;第四,根据市场需求,在产品结构上做相应的调整,面对中高端改善群体的高品质、高配置的紧凑型房源陆续推向市场,与普通住宅拉开差距。 将成地方财政的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房地产税的重要定位之一就是“土地财政的替代者”。这就意味着,房地产税需要像所得税一样,有很广的覆盖面,有庞大的基数作支撑,因此几乎和每一个业主都有关。以上海为例,去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780.9万平方米,如果估值2万元/平方米,总值就是3561.8亿元。去年二手住宅成交面积1539.3万平方米,同样按2万元/平方米估值,总值就是3078.6亿元。二者总值为6640.4亿元。参考国际惯例,首套房税率在0.5%左右,一年税收就是33.2亿元。而去年经营性土地出让金额1632.9亿元。显然仅对新增交易收税的话,难以起到补贴财政收入的功效,因此把存量也纳入征收范围是必然选择。对一线城市而言,房地产税达到1千亿元级别才能起到比较好的财政支持效果。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能达到200亿~300亿就能对土地财政有效补充。 目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于依赖,楼市一旦有大幅波动,地方经济也会受到影响。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将成为稳定的来源,不再受行业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大批囤积房源将流出 卢文曦表示,通过压低房价,将置业成本分担一部分到未来几十年的养房上面来,可以使一个家庭摆脱阶段性消费枯竭局面,购房同时还能维持稳健的社会消费力,可以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消费溢出效应不可小觑,往大了说,将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有支持,也会有反对的声音。目前,市场上普遍反映的情况是,思维上的局限性导致市场对房地产税有些担忧,担心楼市就此走向衰落。尤其是一些投资客和房企反对意见较多。卢文曦认为,对投资客而言,只要及时退出,不会有什么损失。房地产税预计至少还要两三年时间才会真正落地,而且近两年投资客比例大为减少,前几年进入楼市的投资客,收益早已翻倍。就算房价出现下滑,也最多是利润上的折损,不会“亏到肉里”。 对房企而言也未必是坏事。短期由于个别项目拿到高地价,随着房地产税推出,房价下跌,利润会受到影响。但是随着需求提前释放,库存下降,回笼的资金可以继续滚动开发,或是加快转型步伐。 此外,卢文曦还向记者表示,目前高房价导致的直接影响是购买力的下降。房地产税一旦开征,不仅可以化解当前多地的存量过剩压力,更为未来开放了更大的城市住房开发需求,形成新房开发和二手房流转两个市场的高度蓬勃。 业内人士表示,三四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大,且以自住需求为主,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应该会提高起征点。 不过,目前来看,一旦房产税征收被立法,征税将是全国性的。对于那些在多个城市同时拥有多套住宅的家庭来说,甩卖三四线城市住房,确保所拥有的一二线城市住宅在人均免税面积内,也许会成为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