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其他] 海因里希法则

[复制链接] 2
回复
26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7-1 10:3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什么是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也可以是“1:29:300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


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法则的应用分析

同样的道理,在一次成功的背后,往往也有无数的失败的积累,这是被无数成功者的经历所证明过的。

一种名叫砷矾纳明的药能够治疗梅毒病和昏睡病,它的发明者是欧立希。欧立希在试制过程中遭受过605次失败,这使他痛苦万分,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在606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为了纪念自己的成功经历,欧立希把这种新药命名为“606”。

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可能就在于完全做对一件事情和几乎做对一件事情。失败的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成功是失败的尽头,失败是成功的黎明。

失败有时会像一个欺软怕硬的强盗,他把那些努力通过他门前的人拦截住,抢夺他们所有的财富,然后分门别类地堆积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战胜他的人,他会把所有战利品拱手相让。

而成功,则是在受降仪式上最后一分钟来观礼的客人。错误和失败是对人的意志的严峻考验。不明智的人,在成功面前就会骄傲自满;清醒的人,在失败面前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在逆境中的表现是成熟与否和气质优劣的最好的试金石。

战国时,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准备反叛晋定公。

这时有人出来劝阻他们说,晋定公曾经饱经失败,自己曾经多次被打败,还曾经流居异国,就象一个三次摔断了胳膊的人,已经尝透了折臂的滋味。被治好以后,他已经从几次三番的折臂中,了解到其中原因和治疗的方法。他在多次失败中已经成为一个老奸巨滑的政争高手,如果起兵和他斗,可以说一点把握都没有。

这就是有名的“三折其肱”的故事,是一个多次失败所创造的传说。如果晋定公不是从失败中得到“接种”而获得免疫力,怎么能够对强大的权臣有这样的威慑力呢?

但是,失败并不能自然带来成功,还需要反思与探索,最可怕的是对失败毫无省思,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实际上,有时对一些问题的思索,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各位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0:34:56 | 只看该作者
海因里希法则
什么是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海因里希法则的应用分析
  同样的道理,在一次成功的背后,往往也有无数的失败的积累,这是被无数成功者的经历所证明过的。
  一种名叫砷矾纳明的药能够治疗梅毒病和昏睡病,它的发明者是欧立希。欧立希在试制过程中遭受过605次失败,这使他痛苦万分,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在606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为了纪念自己的成功经历,欧立希把这种新药命名为“606”。
  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可能就在于完全做对一件事情和几乎做对一件事情。失败的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成功是失败的尽头,失败是成功的黎明。
  失败有时会像一个欺软怕硬的强盗,他把那些努力通过他门前的人拦截住,抢夺他们所有的财富,然后分门别类地堆积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战胜他的人,他会把所有战利品拱手相让。
  而成功,则是在受降仪式上最后一分钟来观礼的客人。错误和失败是对人的意志的严峻考验。不明智的人,在成功面前就会骄傲自满;清醒的人,在失败面前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在逆境中的表现是成熟与否和气质优劣的最好的试金石。
  战国时,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准备反叛晋定公。
  这时有人出来劝阻他们说,晋定公曾经饱经失败,自己曾经多次被打败,还曾经流居异国,就象一个三次摔断了胳膊的人,已经尝透了折臂的滋味。被治好以后,他已经从几次三番的折臂中,了解到其中原因和治疗的方法。他在多次失败中已经成为一个老奸巨滑的政争高手,如果起兵和他斗,可以说一点把握都没有。
  这就是有名的“三折其肱”的故事,是一个多次失败所创造的传说。如果晋定公不是从失败中得到“接种”而获得免疫力,怎么能够对强大的权臣有这样的威慑力呢?
  但是,失败并不能自然带来成功,还需要反思与探索,最可怕的是对失败毫无省思,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实际上,有时对一些问题的思索,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0:36:56 | 只看该作者
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及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

2、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下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坠落、物体打击等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

5、伤害
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