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人物掌故] 神话是真实的历史

[复制链接] 34
回复
142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9-28 19:1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流传着古老的神话传说。现代公认的理论认为,它们是由于人类的祖先愚昧无知而想象出的事情。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神话传说的真实性、大量的史前文明显示出远古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远古时期遗留下的知识,比如周易、中医等,它们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现代人。这些事实不断地冲击着现代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0: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神话
  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以及《吕氏春秋》等书籍中,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有许多古典神话的记录。这中间,《山海经》保存的神话最为丰富,而且接近古代神话的原貌。诸如女娲、伏羲、夸父、精卫等神话,羿、鲧、禹、黄帝和蚩尤的神话,刑天、帝俊神话,西王母神话,以及关于日月山、昆仑墟、各种自然神和奇异的族国等的记述。在这些记载中,出现了许多英雄神、始祖神、创以及自然神、统治神、反抗神等丰富多彩的神话人物形象。他们性格各异,多彩多姿,活动在古代魔幻世界之中。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献所记载的古典神话,以部族神话为主体,具有地域性和部族的差异性,各有不同的产生区域和传承范围。按地域系统,大体可分为西方昆仑神话、东方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中原神话等。按所表现的内容,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还有关于工艺文化的。这些神话在古代人的幻想解释中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类、民族的由来。
  苏美尔神话
  两河流域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现代欧美文明和伊朗的古波斯文明都是在两河流域的深刻影响下发展而来的。两河文明的开端正是由苏美尔人发起的,他们的神话和宗教也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等闪米特民族所接受和继承。这一神话体系还持续深入地影响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圣经》神话,这些驰名全球的神话经典,都能在古代的苏美尔找到他们的影子。  
  和古希腊神话一样,苏美尔众神是永生的,但并非全知全能,身上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性。他们也可以有妻儿,并形成一个组织完备、等级分明的天堂体系。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等级的,等级也并非一成不变。苏美尔的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众神的地位高低由他们的信徒所在的城邦政治军事实力的对比来决定。后来,各城邦走向联合,众神开始有了统一固定的神系。在闪米特人统治的时期,苏美尔的神灵们常常被赋予新的名字,苏美尔神话和巴比伦神话的关系就如同希腊神话与罗马神话的关系一样,是后者继承了前者,并有所发展。
  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神谱》、《变形记》等,以及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罗马的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庇特,天后赫拉则为朱诺,雅典娜称密涅瓦。著名的爱神维纳斯,在古希腊神话中原名阿佛洛狄忒。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朱诺(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圣经》神话
  古代希伯来神话来源于《圣经?旧约》,内容都和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上述的神话故事在西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埃及神话
  埃及神话同时也是古埃及宗教,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体系与宗教。埃及神话与希腊或罗马神话最大的区别是埃及神话中大部分的神明都是人身兽首。古埃及人的信仰属多神教类,且多半都以动物来作为其象征。古埃及人相信他们死后会到死后世界去,他们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容器,灵魂每天晚上会离开自己的身体,早上再回来。他们同样相信死后灵魂会复活,必须保留身体使灵魂有自己的居所,所以发明了防腐术和制造木乃伊。
  印度神话
  印度神话以其丰富和繁杂著称于世。我们可以将印度神话分为三大部分:吠陀时期的神话,两大史诗时期的神话和《往世书》时期的神话。
  吠陀时期的神话保存在几部吠陀文献中,虽然不是十分系统,但是记录了原始先民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认识。在吠陀神话中,最突出的是雷雨之神因陀罗,他是天神的首领。此外,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楼那、死神阎摩、太阳神苏利耶、月神苏摩和风神伐由那都是这一时期被人们吟咏、歌颂的神。在这一时期与诸神对立的力量被称为阿修罗,当时阿修罗并不完全是神的敌人,有时他们也是众神的一类。后来阿修罗成了恶魔的总称,包括巨魔檀那婆和罗刹。阿修罗也具备强大的智慧和法力。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人民的骄傲,它们不但在印度而且在世界上都广为流传,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两大史诗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极其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往世书》是一类古印度文献的总称。这类文献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宇宙论、神谱、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动。它们通常为诗歌体,以问答的形式写成,其基本内容经常是将不同人物联系起来的一些故事。
  有许多文献都被称为《往世书》。现存的《往世书》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往世书》和《小往世书》,按照传统的说法,《大往世书》和《小往世书》都各有18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1:2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方神话的区别
  中国神话很零散,篇幅都很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非常简略,故事性不强。希腊神话有严密的体系和长篇巨制以及曲折生动的情节。
  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道德精神,而西方神话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各种特点。这也使得中西方神话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都具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特点,他们遵重人类,无私地教化和帮助人类。人类对他们只会顶礼膜拜,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就是由这些神所建立起来的。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都是世俗的,他们恃强凌弱、恣意妄为,相互之间更是勾心斗角、满怀妒恨。他们视人类如草芥,把人类当做娱乐的对象和工具,在《圣经》中,耶和华对人类表现得更是极端凶残。
  中印神话的区别
  印度神祇和中国神祇的共同特点都是力图遵行宇宙之法,按天道行事。古印度和古中国都留下了大量深奥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揭示着宇宙的本质。但这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印度神祇遵行天道的同时,也十分强调人道。自远古时期起印度人就被分成四大种族:
  第一等级的婆罗门,独揽宗教事务,形成专门的祭司阶级,有些婆罗门还参与政事。
  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阶级。
  这两个等级处于统治地位。
  第三等级的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大众,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
  第四等级首陀罗,基本上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但也有贫困的雅利安人。他们是被压迫、遭奴役、受歧视的无权居民等级,从事手工业和农牧业,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奴隶。
  在这些种族之间有绝对的界限也有严格的职责要求。
  中国神祇展示出一种“全心全意教化人民”的至德思想。对于人类,中国神祇没有远近亲疏,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2:0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主体理论认为,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作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他们都坚信这就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对宇宙、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
  马克思对神话的解释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2:18 | 只看该作者
 然而,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神话被证实是真实的历史。另外,有太多的史前文明显示出远古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是远远高于现代人的。这些事实使得人类的传统思维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
  神话传说的真实化现象
  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中国远古时期的历史被看成是神话传说。其中,对于中国最重要的人物——黄帝来说也是如此看法。随着近几十年层出不穷的考古新发现,学界这团迷雾终于得以澄清。1973年,在地下沉睡了整整2 142年的《黄帝四经》从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顿时如石破天惊,为证实黄帝传说并非神话虚构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根据。之后,经过海峡两岸学者多年的研究考证,一致认为,《黄帝四经》不是伪书,黄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谢里曼和特洛伊城的故事,是考古史上伟大传奇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一个,曾有史学家评价:特洛伊城的发现,其意义和价值并不逊色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德国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从小就深信《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而非根本不存在的神话传说。依靠非凡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谢里曼在土耳其的西北部挖掘出了特洛伊城,它和史诗中描写的一模一样。这次考古发现被称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克诺索斯是克里特岛上的一座米诺斯文明遗迹,被认为是传说中米诺斯王的王宫。它位于克里特岛的北面,海岸线的中点,是米诺斯时代最为宏伟壮观的遗址,可能是整个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于1878年对克诺索斯遗址进行了最早的完整发掘,发现了大批米诺斯遗迹和许多刻有使用线形文字A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诺斯文明的存在。其中最为辉煌的米诺斯王宫始建于约前2100年至前1800年,后几经扩建,占地约13 000平方米,围绕着一个1 200平方米的中心院落展开成四个翼,上下五层楼,共有一千多个房间。
  几千年来,如果克诺索斯没有那个神话传说,它基本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从《荷马史诗?奥德赛》描述得知,国王米诺斯统治着这片土地,征伐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变得暴虐专横且狂妄自大,不再对诸神顶礼膜拜,宙斯决定对他施以惩罚,让他的妻子与公牛私通并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名为米诺陶洛斯。为了遮丑,米诺斯将他关在一座迷宫中。后来,米诺斯的儿子安德洛吉亚斯到雅典参加体育竞赛,遭到雅典国王的嫉妒而被杀害。盛怒之下,米诺斯率领舰队一举攻下雅典,命令雅典人每九年选送七对童男童女供凶残的米诺陶洛斯享用。第三次进贡时,雅典王子特修斯自告奋勇前去杀死牛怪。公主阿里亚特(阿丽阿德涅)爱上了英俊勇敢的特修斯,悄悄送给他一把锋利的宝剑和一个线团。经过一番恶战,特修斯终于杀死米诺陶洛斯,依靠线团的指引顺利走出迷宫,带着公主启程回国。
  《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书之一,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又称《新旧约全书》,被奉为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函等。《圣经》的内容,尤其是旧约,一直被认为是神话传说。但随着死海古卷的出现以及《圣经》中所描述的城市不断被考古发现,人们对《圣经》真实性的看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神话传说的真实性。这些事实是否应该使人类重新定位神话传说?也许改变对神话传说的观念和研究的角度,是我们认识历史以及了解宇宙的最佳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2:42 | 只看该作者
达尔文进化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次革命性变革。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进化论成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但自从进化论被提出后,对其质疑声也从未间断。进化论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既非事实,也不是科学定律。
  在《物种起源》一书里,达尔文使用1 100多次的假设词——我们可以如此想象、假如、假设。从这一点来看,进化理论只是一种猜想,达尔文本人是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以下列举众多质疑中的几条:
  第一,缺少过渡型化石。比如从猿进化到人之间的猿人化石。
  第二,世界上有许多低等的古生物,它们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为何它们不遵循进化理论。
  第三,物种取决于基因,但基因根本不进化,不同个体的遗传密码会有差异,但差异绝对不会超出物种的范围。
  第四,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进化论仅仅解释了近1亿年内可能发生的生物进化问题,完全忽视了在此之前45亿年内地球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割断了近代地球与历史地球的联系。
  第五,生物进化论忽略了几千年来地球上存在的关于生命的诸多神秘现象和不解之谜,忽视了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把人类简单地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球主宰的地位。
  第六,没法解释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炸”现象,那么多高等生物忽然间一下子就出现了,这难道是进化来的吗?
  第七,进化论违背近亲结婚代代劣质、最终导致生物灭绝这个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3:34 | 只看该作者
山海经

  简介
  《山海经》被称为中华第一奇书,是我国现存古籍中疑信参半、问题最多的一部书。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 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最初的《山海经》是附有地图的。
  一般认为《山海经》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是帝禹时代(公元前2200年前)所进行的世界国土资源普查的考察报告,并绘制了世界《山海图》。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经》在记述时,往往以山为纲,以首山叙起,依次叙山名、水名、道里、民族、风俗、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在《海经》中,记载了一些诸如结胸民、羽民国、厌火国、贯胸国、不死民、反舌国、三首国、长臂国、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丈夫国、巫咸国、女子国、轩辕国、白民国、长股国、一目国、大人国、君子国、无肠国、夸父国、黑齿国、玄股国等奇异的国家和民族。
  《山海经》中描写了许多奇异的生灵,他们都是人和动物的混合体。在埃及最古老壁画上也有许多兽首人身、人首鸟身、人首兽身的画像、雕像,这些形象和《山海经》中的记录十分相似。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等。
  西汉刘秀《上山海经表》曰:

  其事质明有信。考武皇帝时,尝有献异鸟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东方朔见之,言其鸟名,又言其所当食,如朔言。问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经》所出也。考宣帝时,击石番石于上郡,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时臣秀父向为谏议大夫,言此贰负之臣也。诏问何以知之,亦以《山海经》对。其文曰:“贰负杀窫寙,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上大惊。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经》者,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可以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故《易》曰:“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
  臣秀昧死谨上。

  郭璞《注山海经叙》曰:

  世之览山海经者,皆以其闳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莫不疑焉。尝试论之曰:庄生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于山海经见之矣。”夫以宇宙之寥廓。群生之纷纭,阴阳之煦蒸,万殊之区分,精气浑淆,自相濆薄,游魂灵怪,触象而构,流形于山川,丽状于木石者,恶可胜言乎!然则总其所以乖,鼓之于一响;成其所以变,混之于一象。世之所谓异,未知其所以异世之所谓不异,未知其所以不异。何者?物不自异,待我而后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故胡人见布而疑黂,越人见罽而骇毳,夫翫所习见而奇所希闻,此人情之常蔽也。今略举可以明之者。阳火出于冰水阴鼠生于炎山,而俗之论者,莫之或怪。及谈山海经所载,而咸怪之,是不怪所可怪而怪所不可怪也,不怪所可怪,则几于无怪矣。怪所不可怪,则未始有可怪也。夫能然所不可,不可所不可然则理无不然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4:03 | 只看该作者
  巫文化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被定为巫书。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在今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地区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汉语大字典》对巫的解释是:“古代从事祈祷、卜筮、星占,并兼用药物为人求福、却灾、治病的人。”
  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人类在繁衍生息,推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它也是人们对万物有灵崇拜时期的文化的通称,是人类远古的文化。巫文化融汇了天文地理、人文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卦、祭礼娱乐的总和,它诠释了中国传统的道、哲、理、文,并渗透影响了阴阳学说、庄老思想、屈原诗歌、孔丘仁义。它是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民族文学艺术宝库、宗教哲学、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巫师是最早的知识分子。出于职业需要,巫师大多较一般人掌握了更多的文化技能,古代的大部分官方文书工作均由祝宗卜史系列的官员们来承担,这类官员稔熟于各种祭祀仪典、天文历法、史籍谱牒、占卜记录等,这样一些人有意无意中凭借手中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成为记录保留古代文化的中坚力量。
  巫师作为鬼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在巫术及原始宗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巫”与“工”相通,原意指人的行为举止合乎规范,引申为掌握某种技巧的人。“凡善其事曰工”,古代称医者分上工、中工、下工,喻高、中、低技术之别。
  巫师早期,女巫较多,女子属阴,鬼魂属阴。早期巫,多用于祈雨和祭祀之功用,男巫称“觋”。
  巫师作法,巫步,又称禹步。
  《道藏?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第四》:“禹步者,盖是夏禹所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治水,不可预测高深,故设黑矩重望,以程其事,或有伏泉,磬石,非眼所及者,必召海若、河宗、山神、地祇,问以决之,然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宋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涣百端。”
  最早的医生大多是巫师,最早的医疗手段是巫术仪式,移精变气,疾病可愈,不用针石、药物。
  《山海经》中的医学史料、药物知识,对研究祖国早期医药学及其演化尤为重要。
  据统计,《山海经》载录的药物数目,动物药76种(其中兽类19种,鸟类27种,鱼龟类30种),植物药54种(其中木本24种,草本30种),矿物药及其他7种,共计137种。与《诗经》不同的是,《山海经》所收载的药物有明确的医疗效能的记述。如《西山经》所载的杜衡,“食之已(抑制)瘿”。《中山经》所载的荣草,“食之已风”。山海经还记载了许多具有预防保健作用的药物,如《中山经》记载的青耕鸟,“可以御疫”。《西山经》记载的水族鲑,“食之无肿疾”。《山海经》还记载说有的药物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如《南山经》所载的祝余“食之不饥”。《西山经》所载的穰木,“食之多力”。此外,《山海经》中还说有些药物具有美容玉肌的作用。如《中山经》所载的荀草,“服之美人色”。《北山经》所载的天婴“可以已座”。从用药理论看,《山海经》所载的药物功效,一般均一药治一病,少数兼治两种疾病。这提醒我们,祖国的中药文化从单味应用到复方配伍,以至后来系统的配伍理论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在药物的用法上,《山海经》记载有食、服、饮、佩、席、养、涂、刺、去垢等,比较简单,反映了中医药用药途径的原始风貌。
  《山海经》记载了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及预防医学的50余种疾病的症状,有的被后世中医典籍所采纳。如疠、痈、疸、瘕、痔、癣、痿、蛊、疟、瘿等,已成为中医学的专用术语。世界医学现已规定,“痔”这个词为肛肠病之一的痔疮的名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释瘿为“颈瘤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甲状腺肿大。释疫为“发皆疾也”,指种类之间的传染病。释疠为“恶疾也”,专指今天的麻风病,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的渊源关系。
  晋代的郭璞认为巫“皆神医也”。在医药启蒙的上古时期,巫与医是集于一身的。《山海经?海内西经》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丕凡、丕相……皆操不死之药而距之”。唐代诗人李贺《浩歌》中写道“彭祖巫咸几回死”,巫咸指的是商朝名巫咸彭。《山海经?大荒西经》上说,咸彭往来灵山采百药,以祛疾疗灾。说明巫医混杂,正是早期医药启蒙阶段多元的历史特点。《黄帝内经》诞生,标志着巫医两者的解体,中医药学已具备了独立分科的必然。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祝由”有了新的见解,认为其中包含着心理的治疗,也有情志调摄和气功导引的科学成分。
  针灸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独特的创造与贡献。针灸的起源很早,是从砭石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山海经?东山经》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所谓箴石,不仅是原始的外科医疗工具,也是我国针灸术的萌芽。从石砭、骨针、竹针到青铜及铁针,针灸工具的进化反映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荒北经》还记载了气功疗法。说:“继天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文中所说的食气,指的就是气功导引,与后世的“辟谷”应当有渊源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4:27 | 只看该作者
古人的寿命
  《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些寿命很长的人,其中有“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风。……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另外,许多最古老的记载显示,远古时帝王的寿命都很长久。
  《帝王世纪辑存》:“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岁矣,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而崩。”“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五年,年一百五岁而崩。……子帝挚立,在位九年。”“帝尧即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舜百岁癸卯崩。或云舜年一百五岁,亦云一百一十二岁。”
  《通鉴外纪?黄帝》:“黄帝崩,葬桥山。”原注:“在位一百年,或云一百一十年。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通鉴外纪?帝尧》:“尧辟位二十八年,凡在位百年而崩,舜即天子位。”《通鉴外纪?帝舜》:“帝舜在位三十三载,命禹摄行天子事。”“禹摄政十七年,舜在位五十载。”原注:“舜为天子五十年,凡寿百一十二岁。或云舜年一百五岁,亦云一百一十三岁。”
  《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黄帝一曰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
  《命历序》曰:“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或云十八代。”“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崩。年一百岁,或云在位百年,葬云阳。《命历序》曰少昊传八世、五百年,或云十四世,四百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崩。年九十八岁,或云九十一岁,葬濮阳。”“颛顼传九世,三百五十年,或云八世五百四十八年。”“喾在位七十五年崩,或云六十三年,年一百或云一百五岁,九十八岁,九十二岁,葬宜阳,或云濮阳。”“喾传十世,四百年。”
  孔子的弟子宰予问于孔子曰:“昔者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岁。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圣经》上记载,在大洪水前人的寿命能达近千岁。其中亚当930岁、挪士撒拉969、风雅列962岁、挪亚950岁。苏美尔文明记录的远古时期人类的寿命更是长得令人难以想象。
  距离之谜
  《山海经》中关于距离的数据前后矛盾,不符合实际情况,让人无法理解。按其描述,两座大山之间的距离远的有三五百里,近的只有几十里。按这种描述,大地上应该布满了奇特的山脉。而我们知道,昆仑山脉长约2 500公里,宽300公里,太行山绵延了近400公里。一个普通的大山,其方圆也得有百里。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中山经》)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海外东经》)

  《山海经》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数据: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和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依此数据,当时是足可以确定地球的形状的,但《山海经》描述的陆地的整体却是平的。这倒是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如果硬把二万八千里和二万六千里说成是地球的赤道和南北两极直径的话,那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又指的是什么?就算每步是半米,那就是二十五万公里。这么大的距离不是当时地球人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4:43 | 只看该作者
 《山海经》中的世界地理
  很多观点认为《山海经》是记录古代中国的地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山海经》是记录古代世界的地理。但《山海经》中描述的大多山脉是无法和现实对应上的。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根据经上所说《东山经》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她在北美按经考察,经过几次失败,她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述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成功了。查验出美国中间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墨兹历经艰难险阻,踏勘的结果是:
  第一列山脉,起自今美国怀俄明州,至得克萨斯的格兰德河上,共12座山。将古华里换算为英里,与《东山经》中第一列山的距离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脉,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温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共17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二列山脉相合。
  第三列山脉是沿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于阿拉斯加的怀尔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山。距离也与《东山经》所列第三条山脉相符。
  第四列山脉,起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经俄勒冈州到内华达州北部,共8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四列山相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4:57 | 只看该作者
 远古神仙
  伏羲、女娲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在发现的最古老的壁画或其他画像中,伏羲、女娲都被描绘成人首蛇身的样子。
  《海外西经》记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伏羲被尊为人类的男性始祖,传说中他的一些功绩也记录于很多文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绎史》卷三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潜夫论五德志》:“(伏羲)结绳为网以渔。”《楚辞?大招》:“伏羲氏作瑟,造‘驾辨’之曲。”《淮南子?天文训》曰:“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宓妃”,即“洛神”,《文选》卷十九《洛神赋》注引《汉书音义》引如淳云:“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吕氏春秋?孟春纪》曰:“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汉书?丙吉传》曰:“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执绳司下土。”《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传说女娲创造了人类,有关女娲的记载最初见于屈原《楚辞?天问》:“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对人类的功绩,许慎《说文解字》曰:“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化”,即孕育,说女娲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山海经》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郭璞注:“女娲古神女帝,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狡虫死,颛民生。”
  古老的伏羲女娲传说,从最开始就奠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特点和精神,其核心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帝俊
  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
  在《山海经》里面,帝俊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记载他的事,多至十六次。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络,显然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
  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具有普通性,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5:13 | 只看该作者
 黄帝
  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黄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的中华文明的先祖。他是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关于皇帝的神化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皇帝大战蚩尤。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有蚩尤兄弟81人,号称是神的后裔。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吃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戟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为此,黄帝忧心忡忡,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致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后来,他们在冀州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皇帝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意义重大。
  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了疾病,有了疾病必然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一直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
  现代有无数的人在研究中医,希望能更大地发挥中医的巨大作用。但是现代的中医水平是远远低于古代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5:27 | 只看该作者
夸父
  传说在远古时期,北方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双耳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住在一个荒凉的山上。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想看看太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迈开双腿,像一阵风似的跑起来,眨眼之间就跑出了几百里。
  夸父一心要追上太阳,一直追到禹峪(也称虞渊)。这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落日像一团火球,烤得夸父口干舌燥。他渴得要死,跑到黄河去喝水,黄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赶到渭河。渭河的水也喝干了,还是不解渴。他又往北方的大泽赶。没有来得及赶到大泽,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的时候,丢掉了手里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夸父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大山,后人称为夸父山。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远古时期的一场战役。敌对的双方分别是以黄帝为首的众仙和以蚩尤为首的众仙。蚩尤一方最大的武器是“纵大风雨”。夸父是拥有能吸存大量水的法力的大仙,因此他为风伯雨师提供水源。在战斗中黄帝用日(景)引夸父至禺谷,使夸父耗尽贮水。最终黄帝一方取得胜利,杀死了蚩尤和夸父,并将夸父的尸体运到南方处理掉。由于夸父的身体有吸水、贮水的功能,所以南方由此多雨。而作为皇帝一方的神仙魃,她的神通与夸父相反,她拥有斥水和避水的法力,因此她“所居不雨”。
  《山海经》中对能引起大旱、大水的神物的记载有二十几处,以下略举几例: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鱼专”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南山经》)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北山经》)
  又南三百里曰犲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之鱼。其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东山经》)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中山经》)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中山经》)
  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菁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中次三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5:41 | 只看该作者
 西王母
  《山海经》中三处提到了西王母。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山海经?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大荒西经》)

  传说
  王母娘娘,或称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大妙龟山金母,简称王母或西王母。俗姓侯,或曰杨,名回,字婉姈,或曰太虚。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里,那是一座空中花园,叫做“阆风”的苑中,一共有玉楼九层,左绕瑶池,右环翠水。有五名侍女,名华林、媚兰、青娥、瑶姬与玉卮。王母有件宝物,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此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长寿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
  西王母掌管西方,举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来治理,并与“东王公”共同统辖东西两股元气,化育天地,陶冶万物。
  王母娘娘自称为天帝的女儿,而天帝是皇天上帝的泛称,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都称天帝。
  相关记载
  《西王母传》中提及金母与木工共理阴阳二气,养育天地,陶均万物,三界十方内得道之女仙,名籍皆归其管辖。
  《列仙全传》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一字太虚。”
  《史记?大苑传略》记载:“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姈,居昆仑。”
  《道藏道迹经》记载:“王母上殿东西坐,著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道藏三洞经》记载:“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父。
  《云笈七箓》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
  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遗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遗二十三女云华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周穆王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5:54 | 只看该作者
 大禹
  禹,西周文献《诗》、《书》中的古代天神。相传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据《楚辞?天问》记载,禹和其父鲧均为神。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按照公认的理解来说,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愚昧无知、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就是为了吃上饭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就算是大禹带领所有的人专门从事开山、挖渠的治水工程,这项全国性的巨大工程也是无法完成的。除非是大禹具备神仙般的能力,利用传说中的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才能完成此项工程。另外,当时的情况是洪水滔天,到处是水,几乎没有了陆地。《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皋陶谟》,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
  如果要治水也许只能采取“息壤以湮洪水”这种神话中的办法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十七》中: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乌欠”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山海经?海内经》中的描述: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以上是《山海经》中的最后一段,清楚地讲明了两个空间的情况,一是帝俊、炎帝、禹、鲧等神所在空间,以及下国、下地、下民所在空间。在下层空间的人类处于愚昧无知的原始阶段,是上层空间的神仙教给他们各种知识的。洪水发生在下层空间,神仙采用不为下层空间的人类所能想象的办法来治理洪水和平定九州。鲧的被杀是由于他没有得到命令,就偷用天帝的“息壤”去填埋洪水。

  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大荒南经》)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大荒西经》)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
  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大荒西经》)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大荒西经》)
  ……

  在《山海经》中多次提到一些帝王“降”到某处,大多译文都将“降”字翻译成从天界降到凡间的意思。而“上下”更是明确地表达了穿越两层空间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6:09 | 只看该作者
 《禹贡》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其内容是描述大禹治水及治理疆土的详细内容。这是一项幅员广袤、工程浩大的工程,在那个时代进行这样一项工程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底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6:32 | 只看该作者
  地球之水
  史前大洪水
  地球北半球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平原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这是上古神话传说和早期宗教里的记载。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孰是孰非,千百年无定论。让我们抛开所有的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人类早期的记忆吧!各国古籍中都有对大洪水的描述。
  古巴比伦
  “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吉尔伽美什史诗》)

  中国
  “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山海经?海内篇》)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楚辞?天问》)

  古代墨西哥
  “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

  印第安地区
  “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波波尔一乌夫》)

  玛雅地区
  “这是毁灭性的大破坏……一场大洪灾……人们都淹死在从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玛雅圣书》)

  圣经
  有关那次大洪水的过程,《圣经》中有所描述。虽然《圣经》是一本宗教书籍,但很多学者认为《圣经》描述的是真实的人类历史。以下为《圣经》中关于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挪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了下来。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蒂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英国的民族学家弗雷泽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个印第安种族中,没有一个种族没有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事实上,记录大洪水的并不限于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世界各大陆上生活的民族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大约10 000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
  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600多则。例如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对于这一切证据和现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6:49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目前发现的海底遗迹有:
  日本与那国岛海域遗迹
  半个世纪前,在日本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南端,潜水员们在海底潜水时发现了人造建筑物的遗迹,包含被珊瑚覆盖的方形结构物、巨大带棱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楼梯及拱门状的建筑等。这可说是一座像是祭坛之类的古城遗迹,其范围东西长约200公尺,南北宽约140公尺,最高处约达26公尺。
  1990年潜水人员在西崎海域海底,发现了一个以岩石堆砌的庞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型结构宽183公尺、高2 743公尺,由长方形的巨石构成,总共有五层。而大金字塔附近还发现几座小的石墩,形状类似于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阶梯状的袖珍金字塔,宽约10公尺、高2公尺。
  海底延伸出的古城墙
  据台湾古籍《澎湖县志》中的描述,从虎井高处俯视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绵延的城墙,当时文人称之为“虎井澄渊”。1982年,国内资深潜水人谢新曦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确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关切。
  这座古墙遗址呈十字形形状,以指北针测量呈九十度,为不偏不倚的南北、东西走向。主体为玄武岩构成,表面长满海草,东西向总长约160公尺、南北向总长约180公尺,城墙厚度上端约1.5公尺,底部约2.5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蚀而呈凹凸不平状,但搭建城墙的岩石块接缝极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圆盘形的构造物,外墙直径约20公尺,内墙则约15公尺。

  印度外海发现近万年古城遗址
  2001年,印度国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学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贝湾进行检测水质污染程度研究时,意外在水下120英尺处,发现两座距今至少9 500年的古城遗址。
  这两座遗址位于印度西部古杰拉特外海40公里处,从其地质结构推断,古城为范围广达9公里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包括一座防御碉堡,以及一处和现代奥运比赛规格游泳池大小差不多的公共浴池。经过对其中发掘到的陶器、木雕、骨骼及骷髅的残片进行的初步测试,推定其中两件残片的年代为公元前7500年。另外从遗址中还发掘出类似建材的物品。出土古物中有一片布满铭刻的大石板,学者在研究其铭刻是否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书写形式。
  巴哈马海底遗迹
  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在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海底观测研究时,意外发现群岛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呈特殊的几何图形,也有的为笔直线条绵延数海里。1968年,范伦坦博士在巴哈马群岛的北比密尼群岛附近海域又发现了巨大的丁字形结构石墙,长达450公尺,并有两个分支与主墙形成直角,并且石墙是由每块超过1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块砌成的。随后又发现结构更复杂的平台、道路及类似码头的建筑结构,还有一座双翼的栈桥,整个建筑遗址呈现出类似港口的分布。
  古巴水域发现的古城遗址
  据2001年12月7日BBC报导,加拿大ADC探测公司在古巴西海岸作业时,利用复杂的声纳设备,在水下650公尺深处,发现了一座可能被大海淹没了几千年的古代城市遗址。
  探勘人员是在2000年第一次发现了这座水下城市的。当时,他们使用扫描设备扫描出了一些具有对称排列的石头结构,很像一个城市的规划。
  7月时研究人员带着先进的能进行摄影的水下探测装备重新来到这一地点。水下摄影得到的图像证实了这一海域的确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平滑石头群。从外表看来,这些石头像是经过切割的花岗岩,呈现金字塔状及环状等造型。
  百慕大海域的特殊发现
  此外,欧洲科学家在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洲海底探测时,也发现百慕大海底耸立着一座无人知晓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边长300公尺、高200公尺。塔上有两个明显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从这两个巨洞流过,形成巨大漩涡,使四周一带水域波涛汹涌,海面雾气腾腾。而要推算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时间相当困难,但已知这一带陆地沉入海底的时间至少在数万年前。
  被称为“泥沙之城”的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
  在埃及北海岸尼罗河入海口,那里曾经存在两大闻名于世的古城,它们以繁华富有和规模宏大而著称。它们分别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如今,它们都已被淹没于海水之中。
  传说中的Mu大陆文明
  19世纪末,英国上校James Churchward于驻防印度期间,在一个极特殊的机缘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一块Naccal碑文,这是一种极为艰涩难懂的文字,上校费尽艰难终于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点下,读出了一个伟大古文明的兴衰史。1926年上校出版了关于Mu大陆文明的著作《遗失的大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Mu大陆”的传奇故事。
  Mu大陆的位置根据碑文上的记载位于现今的太平洋海域上,人类在Mu大陆上曾经发展出一个伟大繁荣的文明,创造出高度的文学、艺术、工艺、制造等文化。当时居民拥有高度的建筑技术,能够建造大型建筑物、金字塔、石碑及城堡、道路等。据说Mu大陆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铺有整齐的石板道路和运河,都城中的墙壁装饰着闪亮的金饰,所有人都过着奢华的生活。Mu大陆居民也十分精于航海技术,航海足迹遍布各大洋,甚至发展出强大的殖民帝国,当时Mu大陆被称为“世界文化的屋顶”。
  然而繁华的Mu大陆,却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瞬间消失于水平面下。触目惊心的惨剧首先来自于猛烈的火山爆发,引发了强烈的地震及狂暴的海啸,并不断引出新的火山爆裂。最后在火山熔浆狂喷及地动山摇的地震下,地面像海浪般地跳动、火柱浓烟遮盖了天空,大地上的一切如倒塌的积木般往下陷落,火山熔岩及铺天盖地的海啸穿过其上,就在一瞬间,Mu大陆完全消失在太平洋下。
  那么多海底人类文明遗迹的发现,充分说明在远古时期,地球上是没有那么多水的。那么最初的水以及后来增加的水是从何而来的,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7:01 | 只看该作者
 山泉之谜
  中国有句俗话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很多河流的源头都是山泉,这些山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目前对山泉的科学解释:
  一是天空中的雨水、雾气通过土壤渗透出来(这种山泉时断时续)。
  二是地下水反涌的自流泉,一般在地势低洼处可见(这种泉水持续时间长,会不停地流)。
  三是高山冰川融水,一般在气温升高时山泉流量会加大(断不断流取决于山体高度、形态及周围环境变化)。
  这些解释对于连续流淌了千年的高山泉水是无法解释通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它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悉。
  庐山上的山泉流淌了至少一千多年,按照科学解释,其泉水的来源只能是地下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山下内部的水将有很大的压力,这样才能将水打到山上。泉眼在山上和山下都有,然而,没有人发现山泉水是带有压力从泉眼喷射而出的。另外,水的流动遵守趋向阻力最小的途径的原理,也就是说,山下有泉眼的话,泉水就不会再向山上流去。
  山上的泉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2678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648

人气网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9:27:19 | 只看该作者
 奇异文献
  《十洲记》
  《十洲记》又名《海内十洲记》或《十洲三岛记》,原题“东方朔集”。《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一卷。后世传本甚多,《道藏》收入洞玄部记传类。《云笈七箓》卷二六亦录其全文。书内记叙十洲三岛之方位、幅员、物产及奇闻轶事。卷首小序称:汉武帝闻西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皆人迹罕至之境,乃招东方朔于曲室,亲问十洲方位名物。朔遂对答之,极言神州仙岛之富丽奇异,其辞铺金措彩,夸大离奇。篇末称汉武怀尘世之欲,不能尽朔之术,故不得长生。后世文人诗词文章多征引此书,影响甚广。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又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命国使将入呈帝见之,使者抱之,似犬,羸细秃悴,尤怪其之非也。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百禽者,不必系之以大小。是以神麟故为巨象之王,鸾凤必为大鹏之宗。百足之虫,制于螣蛇。亦不在于巨细也。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将贱百家而贵道儒,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而贡神香,步天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飞沙。契阔途遥,辛苦蹊路,于今已十三年矣。神香起夭残之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济众生之至要,助政化之升平。岂图陛下反不知真乎?是臣国占风之谬矣。今日仰鉴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贪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恧然不平。又问使者:“猛兽何方而伏百禽?食啖何物?膂力何比?其所生何乡耶?”使者曰:“猛兽所出,或生昆仑,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生天路。其寿不窃,食气饮露,解人言语,仁慧忠恕。当其仁也,爱护蠢动不犯虎豹;当其威也,一声叫发千人伏息。牛马百物,惊断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骛。处于太上之厩,役御狮子,名曰猛兽。盖神光无常,能为大禽之宗主,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长帅者也。灵香虽少,斯更生之神丸也。疫病灾死者,将能起之。及闻气者,即活也。芳又特甚,故难歇也。”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又两目如磹之交光,光朗冲天,良久乃止。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久许,咸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来,乃相聚屈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遣四出寻讨,不知所止。到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太半。帝试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录余香,后一旦又失之,检函,封印如故,无复香也。帝愈懊恨,恨不礼待于使者。益贵方朔之遗语,自愧求李君之不勤,惭卫叔卿于阶庭矣。明年,帝崩于五柞宫。已亡月支国人鸟山震檀却死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时,何缘不得灵香之用耶?自合命殒矣。
  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