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光芒

[复制链接] 2
回复
35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

主题

60

帖子

576

积分

翊麾校尉(从七品)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7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3-2 12:33: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芒
          ——题美国安德鲁.怀斯的画《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文/原色土
低处的寒光,把
高处的光芒眺望
风吹亮地平线
大地由青转黄

克里斯蒂娜身下的草
趴下又站起
腿与草的疼,对峙着
谁也不说话

远处的木板房,炊烟袅袅
大地最深处
世界的前方,肢残的腿
一点点靠近

少女的心,在草尖上颤动
生根发芽不仅仅是种子们的事---
做一块石头,擦出
尘世的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3 12:02:1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诗!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3-3 12:08:16 | 只看该作者
        安德鲁·韦思(一译怀斯,怀思,1917.7.12-2009.1.17)是美国本世纪最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他属于美国现代派,却又颇具传统风格。因此,有的现代派画册排除了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美国乡土风俗与风景画家。但他本人则一再声称,他与美国其他风俗风景画家毫无共同之处。人们发现他的画过于细腻,几乎连每张叶片都可清楚地辨析。他则不以为意,认为那是观赏者"不理解色调的相互配合。如果你能把写实主义与抽象格调糅合在一起,画上就会有惊人的效果。"因而有人给这位独特的现代派画家以一个雅号,叫做"魔幻现实主义"。就其终生的艺术特点看,我们倾向于一位英国评论家的看法,说他属于美国哈得逊河画派首创的美国乡土艺术的一位后继者。韦思的艺术具有文学性,它渗透着关于人与自然的主题。他的体裁不离开本土就可以感受得到。在他笔下的土地,似乎还未被征服过。

       在《克利斯蒂娜的世界》上,画一个患小儿麻痹症而致残的少女。她好象在往山坡上爬行,一边凝视着地平线上她家的木板房。画面上的形象引起了观者深切的恻隐之心。细致的笔触,胜过了当代照相术。不论是远处的板房,还是近景的荒草,都是一目了然,异常清晰的。少女在这满目荒凉的土地上,用那双发育不全的瘦削的胳膊支撑着身子。她抬起了头,看看远处,已是汗水渗渗。画面显得空泛,荒芜的大地占去了全画的五分之四,从而加强了这种悲剧气氛。一种忧郁感,一种人生的坎坷令观者去费神思索。它近乎超越现实,近乎梦幻,但它是一个现实,一个实实在在的随处可见的现实。它是生活的现实,也是画家心理的现实。
       整个画面是一个山坡,巅峰是一所向阳的农舍,充满浓浓的祥和气氛,就像世外桃源,偏坡处是一所简陋的房子,孤孤单单与世无争。地上丛生的小草说明,这个神圣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荒凉的地方有待开垦,静静的农舍等人来住,
       克里斯蒂娜与其说是一个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倒不如说是一个历尽千辛万苦的跋涉者,为了追求一种美好的愿望,她已累的瘦骨嶙峋、精疲力竭、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她的初衷未改还是向往着理想,那个地方很遥远,她使尽浑身力气昂首注视着香格里拉的方向,半坡处的房子离她最近,可用来歇脚、可用来整顿行囊,但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她的目标就是这个山巅的屋宇有家有院,能过离群索居的生活,能做自己未尽的事业,她自由的畅想,自由的生活。
       韦思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吐露了这幅画的真情:"那幅画完全是虚构的。我绝不可能在那个地方支起画架。我听说克利斯蒂娜爬过那片原野去看正面的墓碑,但我却从未亲眼看见她这样做。我是在高处俯视着她。"蛋胶粉、干笔,即用未稀释的水彩颜料来作此画,一笔笔地涂上去。这种画法既麻烦又缓慢。他说:"这样做可以使我深入进去。蛋胶粉是很麻烦的。我喜爱这种画法,喜欢它的慢,喜欢它和画水彩时的那种激动和快速画法正好相反的情调。它具有一种持续的效果。倘若对象允许的话,我可以不厌其烦地用几个月时间画类似小山坡那样的题材。用蛋胶粉画,迅速而粗率地厚涂是不利的,因为蛋清粘不牢,会造成起皮脱落,必须象织布那样逐步画到表层。你安静地坐在室内,一面画,一面幻想,一面思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