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福字上门肥:“福”字到底应该怎么写?(转)

[复制链接] 2
回复
28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3-4 08:41: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字上门肥:“福”字到底应该怎么写?
2017-03-03 10:18 来源:北京日报 


张海 作
  苏士澍 作
  张济生新春送福
  “鹊影西窗瘦,福字上门肥。”
  说起今年央视春晚上当代五大书法名家(沈鹏、李铎、张海、苏士澍、孙伯翔)为全国人民送上的五个红纸大“福”,古汉语学者、著名书法家张济生拿出自己刚刚写好的一个敦实自重的硕大“福”字,并由此提出一连串很有意思的话题:福字如何解?福字如何写?福字如何赏?
  在张济生看来,繁简同一的“福”字,既是汉字又不完全是汉字,既是书法又不完全是书法,而是一个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书法艺术元素和百姓美好愿望的中国文化造像。他说,造字结构本身既体现出华夏文明特有的艺术创造性,又点明了福意来源,分拆开看,一人一口一田,人在田边立,口在田上张,有了丰衣足食,人类自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福从生活来,如今讲究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年,老话说的则是过一个肥年,肥猪肥牛肥鸡,肥得流油才是福。因此,张先生喜欢把这个年年上门的福字写得饱含富足感和成就感。
  一福百解,一字百相。历史上不少知名人物都书写过福字,其中包括隋文帝杨坚、 唐高宗李治、王羲之、怀素、孙文等。张济生评介,由于不是刻意为贺春而作,这些大家笔墨所显示出的更多是自身文化底蕴与书法个性,但却形成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福字之中口不闭嘴,田不封口。“农耕时代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只有拥田无数才会笑口常开,至于最早的书法家为何如此解读汉字之福,虽然不可得知却能一探书法之妙。”依他而论,汉字入书法,一是看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二是看文字结构与字象造化的结合,最重要的还是贯穿其中的融会与发展。近年来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书法拍品的天价成交是收藏价值的体现,也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结果。
  问福从何赏,张济生归纳出福字新“三美”,即充满艺术想象的结构美,独具人文色彩的意境美,深受大众喜爱的形象美。用他的话说,福是汉字中一个最聚民心、最有眼缘又最能传承的书法字,真正写好了不容易。说话间,他再次铺开红宣大写新“福”。我们发现,他写起福字丝毫不吝笔墨,收笔后下层铺垫的白宣同样写出一个清晰的福字,虽然是力透纸背的一笔双福,对比赏析来看,红宣之“福”墨象饱满自重,给人感觉大可福佑一方;白宣之“福”墨气抱笔自铸,几丝飞白反倒形若盈盈福气,可谓双福同至,福缘深厚。
  再看张济生先生,执笔之手点墨不沾,自言喜欢干干净净做学问。他从小勤临古帖,常以书法论学识,早年入读北京大学,一度留校任教。几十年来醉心于书法研究,尤以榜书创作为重,其蜕变书体被称之为“济书”。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励志堂”堂匾、少林寺“西来堂”堂匾等都出自他的“济书”之笔。于海东[url=http://www.gmw.cn/][/url]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4 21:52:10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福字上门肥!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07:38:08 | 只看该作者
饕餮先生 发表于 2017-3-4 21:52
好一个福字上门肥!

福到心肥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