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旧时道路 路 盐城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土公路,无晴雨公路。 沿串场河范公堤有一条南北土路。 在主要河道一侧或两侧都有纤路,这是专供拉纤者行走的道路,主要纤路在串场河两侧,其他河道的纤路弯曲狭小。遇缺口小河,需蹚水而过,或拉纤的人登船,过了缺口小河后,再上岸拉纤。 七 桥 盐城河多桥也多。清末,见之于史料记载的重要桥梁便有130多座。旧时,乡间小河之上常设独木桥。盐城古为盐区,煮盐之薪柴多用船运,因此位于航道上的桥通常造得较高,以利草船过往。 昔日之桥多为木结构。稍宽一些河上之桥用料多, 有些桥因材料不够,连船板、磨担也用上,有些桥不用木料,而用毛竹,甚至用鲸鱼骨作桥面 。为使桥坚固,有些桥用砖、石建成。 渡 旧时,河面宽阔之处,只能借助于渡船衔接两岸交通,俗称“渡口”。渡船一般为方形平底,船面中间有一条宽厚的木板,以便独轮车上下、停放。这种渡船一般可载两三辆小车或十多人过河,有些渡船两侧装有护栏。木质方头平底渡船的速度虽慢,但却较平稳。 行旅用品 过去富户外出,常有挑夫随行。一根扁担,两只箱笼,行旅用物尽在其中。而一般民众、商家学子步行出门,行李均力求简便轻软,最常见的行旅用品是青布包袱。这种包袱材料是三尺左右见方的月白布或蓝印花布,在其中一个角上缝一根布带。行李物品包在其中,用带系好,另两只角则由背部斜掮于胸前打结。这种包袱轻软贴背,并不象肩挑、背扛或手提那样吃力,而且两手还可以腾出它用,最适合外出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