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别否定孩子的感受

[复制链接] 0
回复
81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30

主题

398

帖子

1887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8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6-7 17: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XII. Child Falling AsleepJulian Jacobson - Schumann: Piano Music - Fantasy in C Major, Op. 17, 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15, Four Marches, Op. 76, Et Al[/url]
内容来源:家庭文化微信群
内容整理:裘俭(群主)
一、高考祝福
(一)高考只是一站
春花秋月:人生不是短跑,是马拉松,一时一事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高考只是一站,人生之路还很长远。
祝福家长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成长中有所收获!
(二)jenny推荐:《高考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考生家长个个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证件一定要带齐,
还有考试所有的用品。
第二进场一定要准时,
迟到害人也害了自己。
第三考试一定要安静,
尊重别人对自己有利。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
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填好考号与姓名,
一时疏忽否则全白考。
第二检查试卷是否全,
少页错页立即要报告。
第三轻松埋头做考卷,
遇到熟题会心笑一笑。
第四若遇疑难和困惑,
跳过此处不必太心焦。
第五做题不要有顾虑,
正常心态那才叫真好。
第六回头再来做难题,
会做即做不会就甩掉。
第七全卷不要留空白,
工整填写总能挣分毫。
第八要留时间查漏错,
能挣一分绝不弃十毫。
高考纪律人人要遵守,
互相提醒切莫忘记了。
已考科目别再去费心,
如同前面什么都没考。
严禁打听考得怎么样,
全力对付下一个目标。 ( 文/聂圣哲)
(三)那蓝(群委)推荐:《有关高考作文的几个叮嘱》
1、不用理会什么堵题,就全国卷来说,高考几乎没有考过任何社会热点(汶川地震那一年除外),多数热点不能说或是没法得出最终结论,高考命题者不会冒险。
2、所谓热点可以作为写作使用的事实材料,但不能为了掺杂热点材料而影响对作文题中材料的论述。
3、高考材料很少出现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命题者不愿意出现因对材料理解引发的全民讨论,也就是说,考生最需要的是在论证上下功夫,论述观点时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足矣。
4、高中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表达通顺不拖泥带水,态度明确不模棱两可,三观正确不剑走偏锋,论证合理不天马行空。
5、文学语言或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行文中要尽量少用过于口语,语言上过于随意,会给判卷老师一种文学能力差的印象。
6、虽然说文无定式,但考试议论文的基本规范定式为“首(开门见山说出自己观点)+正(正面论述为什么持这种观点)+反(从反面论述以作为正面的陪衬)+深(从材料中得出深一层结论)+引(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尾(简单明了强调结论)”,考生可以在正式写作前以此为提纲书写简单草稿。
7、高考作文的正常论述顺序是先清楚材料中的问题,再联系更宏大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理论论证在先,事实论证为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以小见大”。现在很多考生的通病就是还没有把观点论述清楚,先急着罗列事实材料;先说人生道理,再说材料本身——这个顺序正好是反的。
8、厘清事实、阐述观点是写作评论文章的意义,这实际也是评论性文章的一般叙述顺序。
9、文章一定要有鲜明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和稀泥。所谓辩证的思维不等于各打五十大板,强调作文中要有辩证的“二元思维“是为了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议论文的论述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比较上,要记住文章的最大价值价值在于明确的观点。
10、议论文中所谓的“议论”,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就是指在掌握完整事实的情况下,对事件本身是否合理的判断。价值判断是指作者从自身价值观、情感、原则等出发对事实作出的判断。高考作文一般不需要考生对事实再有任何质疑,作文题材料中的全部要素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到那些隐含的关键要素,并在行文中拿出来作为自己的论证依据。
11、行文中忌讳原材料照搬,因为对于阅卷老师来说,题中所给材料属于已知材料,想要借此注水凑字数,往往会让阅卷者反感。
12、论证过程中有几种事实论据最好不要用,同类平行事例不要举(例如不要用一个运动员事例证明另一个运动员);三无事例(无名无姓无出处)不要用,缺乏细节的事例难以让人信服;虚构文艺作品中的事例最好不要用,因为虚构的事例本身没有说服力;极端个例不要用,韩寒中途退学成功不代表退学就能成功;充分考虑阅卷人的认知和审美范围(英语、游戏、个别歌星球星),有些阅卷老师因为年龄阅历原因看不懂一头雾水,往往不会给你高分。
13、避免跑题的一个诀窍就是在每部分论述后最终都回到作文题中所给材料本身。这样做是为了让阅卷者感到你始终都在围绕材料写作。
14、时间不够用记得要迅速结尾,“没写完”跟“不够字数”相比,前者的问题更严重。
15、祝你成功!  (文/三九木)
二、教育感悟
1、别否定孩子的感受
裘俭(群主):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
孩子哭,你说别哭了;
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想用这样的话摆脱孩子不好的感受,没有任何效果,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只会越来越难过,慢慢的,孩子难过了也不想跟你说。
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别否定孩子的感受,而是说出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听到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他的心思从你的口中说了出来时,心里会非常欣慰和感激。知道父母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就更容易向父母敞开心扉。
2、孩子犯错不要吼叫
那蓝(群委):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 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他根本没有在听,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不要吼叫孩子,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吼叫孩子是白费口舌。骂孩子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会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会继续去吼你的孙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管教孩子,不用吼叫,用什么?
1)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 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3)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 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
3、父母要具备爱的能力
冰与火:每个父母都无条件地爱着孩子,但却扭曲了对爱的认知,爱不是控制,不是将大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再赋予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爱也不能被物化,孩子不是只属于你,也并非一件物品, 可以被父母任意的改造。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我们的爱才不会变形,我们才具备了爱的能力。
1)身教重于言传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实践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2)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对孩子要抱有耐心,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孩子的成长,需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只能得不偿失。
父母有慈爱的德行修养,子女便会善根福德的教顺。
3)老师家长及时沟通很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家校结合、老师家长及时沟通很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
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相反,在孩子面前多夸夸老师,即使老师有不对的地方,也要站在老师一方,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孩子就会认真听老师的课,老师就会愈加喜欢关注孩子,孩子就会愈加努力,到头来受益的是孩子。
4)多夸夸孩子为学习付出的努力
“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这段话几乎每个老师都说过,每个家长肯定也听说过,但事实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如别人,所谓的聪明也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调查显示:长期被评价为“很聪明,不用心”的孩子,很容易滋长“表演型人格”,需要活在别人的夸奖中,从来不肯也做不到全力以赴。据分析,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成绩通常不差,但也不可能名列前茅,甚至还会看不起那些勤奋刻苦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是:我还没有尽全力,尽了全力就可以把他们甩得远远的。可事实却往往是,他们永远也尽不了全力,因为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专注力差、韧性低、思维浮于表面等弊端,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夯实基础,总喜欢搞一些花拳绣腿的花架子,出了问题除了会找借口还能快速地自我安慰,浮在表面的学习只会让孩子的成绩越来越落后。
4、从身边挖掘美好
李兵:没有在平淡和琐碎中提炼美好的能力,即使走遍天下也无法获得满意的生活。生活天天有惊喜,人生处处有奇迹,成熟理性的人自能从身边挖掘美好,而不依赖于远方的想象和他人的救赎。
5、抱怨什么,不如读书。
朱思瑾妈妈: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 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抱怨什么,不如读书。
6、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赵俪雯: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有了幽默感,你会觉得人生更有乐趣,和人相处更融洽和谐,你的生活更愉悦,所以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素养的体现,它不单单是说话技巧,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7、交流是如何运作的
赵丽雯:我将交流看作一把巨大的伞,它覆盖和影响着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她)的沟通能力就成为了决定其人际关系和生活状况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我们如何才能生存,如何发展与人的亲密关系,如何让自己活得有乐趣、有意义,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沟通技巧。
构成交流的各要素:身体—这是可以运动的,并且形态各异;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的求生方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此刻的期望,这是由过去的经验总结而来的;感觉器官—使我们有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说话的能力—语言和声音;头脑—这里储藏着我们的知识。我们就像一架装有录音设备的摄像机一样对沟通做着反应。大脑会以声音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当前发生的一切。你的大脑会传达一些信息,然后大脑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这些信息赋予意义。这些信息或让你觉得舒服或令你厌烦,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大脑是如何解读这些信息的。这就是交流是如何运作的。
8、保持平常心
李兵: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是因为在前往大海的途中,它会遇到各种障碍,有些还无法逾越,所以只有绕道而行。人也是如此,遇到挫折,无需悲观失望,不要停滞不前,而是保持平常心,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这样,就可以像那些蜿蜒的河流一样,最终抵达人生的目标。新一天,早安。
9、好的判断力会指导人生的方向
jenny:判断力在思维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判断力会直接影响以何种思想 什么观点、什么概念、什么原理能应用到哪一个方面上去。判断力能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跳跃。一个好的判断力会指导人生的方向。
二、群友书、文欣赏
1、罗崇敏:两个伪命题戕害中国教育
我始终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个伪命题。因为它们是两个不真实的命题,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既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也不是通过经验判断的经验命题。在理论上,对两个命题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界定,命题判断都是似是而非,莫衷一是;在实践上,我们无法判断中国哪一所学校在做素质教育,哪一所学校在做应试教育;在逻辑上,提高素质是教育的目的,应试评价是教育的手段,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对立的同位概念使用违背教育逻辑,使教育无法科学的建立素质体系和评价体系。
首先,素质教育是个不真实的命题。在民间,什么时候提出素质教育,我没有考证过。“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官方的文件里面首次出现是1994年8月在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若干意见》,“素质教育”上升到国家意志是体现在2009年6月1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当年中央一位高级领导说,“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可能他现在也没认识到这样定义的逻辑错误。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把素质教育具体化,就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体育项目,校园活动系的“特色教育”。现实中素质教育要么内涵非常小,外延非常大,包含了国家教育的任何内容、方法和体制;要么内涵非常大,外延非常小,具体到每个学生打扫卫生和做眼保健操等。
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为了提高素质,不存在非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团体、不同的家庭对素质的要求和定位不同而已。对个人而言,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对民族而言,包括政治素质、经济素质、文化素质、军事素质、环境素质。在学校教育中,提出素质教育这样一个命题是毫无意义的。它形成了“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运动式教育行为,导致学校教育偏离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方向和目标。
第二,应试教育是个不真实的命题。凡是教育都要应试,没有不应试的教育,不能把应试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只能作为教育手段的命题。百度百科对应试教育是这样界定的:应试教育是指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显然是把一种教育评价手段当做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又贬低甚至污化了教育“应试”的评价手段的价值。应试在我国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科举制度,到目前为止,除了文化大革命中废除应试,凭“一手老茧”、“一身泥巴”和“一颗红心”,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外,我还没有发现那一个国家上大学不要应试。只是应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比如中国的应试只是在纸上,而发达国家的应试在笔试、面试、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应试是教育命题中应有之意,不存在应试教育之说。应试作为评价办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手段之一,只要教育存在应试这个手段就存在。关键是应试内容的真理性,应试方法的科学性,应试结果的运用合理性,保障应试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以高考为重点的教育评价体制改革,依法实施学、考、招分离,变一次考试为过程测试,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两个对立的二元同位概念提出来,在逻辑上是相当荒谬的,在实践中是十分误导的。提高素质是教育的目的,应试评价是教育的手段,把目的和手段作为二元对立的同位概念来使用,严重误导师生将应试作为目标价值。但问题不仅仅在这里,它导致教育价值对立,学校与学校之间互相指责和排斥,都是认为别人搞应试教育,只有自己做素质教育。创造“素质教育”这个伪命题的人,忽而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目标,忽而又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手段。搞得学生、老师和教育管理者无所适从,一头雾水,天天颂扬素质教育,天天批判应试教育;天天在喊提高素质,时时在抓学生应试。
中国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危机,否定成果是没有良心的,否定危机是没有良知的。中国教育存在价值危机、创造力危机和公平危机,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伪命题操控有很大的关系。把提高素质和应试手段作为两个绝对对立的目标同位概念,泛化或矮化培养人的素质的目标;污化或黑化了应试的教育评价手段。导致学校产生“阴阳教育”行为,是学校人格分裂,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越演越烈,教育的实践力和创造力越来越低。
校长和老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个伪命题中备受煎熬。素质通过应试手段来评价,应试是表达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能力。两者密不可分,但老师和校长最怕被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所以,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搞一些作秀的活动项目来证明自己搞素质教育。比如说,叫学生穿上汉服唐装,装神弄鬼“学国学”,琴棋书画搞表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墙挂。但实际上,他们又诚惶诚恐的不得不在国家设计的高考体制下千方百计搞升学率,以满足社会、家庭对升学目标实现的愿望。高考成绩好了,说你是抓应试教育;考试成绩不好,说你没抓素质教育。所以,我经常和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一个观点,你有能力、有水平就去批判政府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不要老是批评校长和老师。不少校长和老师够尽心、尽力、尽职了。不要无理性的指斥和折磨他们。
导致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产生一个误区,好像抓高考升学率就是搞应试教育,其他的就是搞素质教育。比如说,一提到河北衡水中学,有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就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其实这是一种对中国教育不了解,对中国教育体制不了解,对衡水中学不了解的误判。我曾经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半全程跟踪体验调研过衡水中学,并和师生一起作息。我深切的感受到,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衡水中学就是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请注意,我说的是现行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下,其实,衡水中学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视时间为生命、实现师生的学校教育价值等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理念和招法。他们不是只抓应试,更注重素质,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应试成绩是不会好的。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个伪命题,无端耗尽了不少的教育资源,阻碍了教育国际化进程。我没有认真调查过,但我看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桌子上摆放的关于素质教育的书籍刊物,可谓汗牛充栋。可以预测2009年到现在用于素质教育研究、推广和批判应试教育的经费可能上万亿。拿这些钱实实在在的解决教育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村孩子受教育的问题,才更有意义。不少专家学者利用强制推行两伪命题而浪费了智慧资源,又失去了良心理智了赚了不少钱。我了解,世界上各种语系中,  只有汉语语系有“素质教育”的概念。我们就把素质教育翻译为英语的suzhi education。我在国外哈佛、剑桥、哥伦比亚、泰戈尔大学等做演讲,讲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个概念,那些专家学者和学生听傻了眼,我也无法做解答。不是说概念不可以创造,关键是我们不要去创造伪命题来伤害和折磨教育,残害和折磨老师和学生。
我们没有必要去大张旗鼓批判和消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我们有责任努力终止或淡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伪命题。在这方面,其实中央已经在做了,中央领导在重要报告和中央有关文件中不再使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了,但不要低估这两个概念对中国教育的严重影响。作为校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教育理性,不要盲目迎合和实施教育的新名词、新概念、新命题,但又要积极变革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机制。我在研究和探索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价值主义教育、共生教育过程中,坚守的是教育的事实、逻辑和理性,我不追求现实怎么去认同,而是相信未来的社会一定会关注。  人类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创造概念。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既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更生活在概念世界里,而动物只能生存在物质世界里。人类历史证明,社会因概念而文明,但也会因概念而毁灭。所以,我们提出概念,特别是提出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概念时,一定要科学严谨,而不能任性傲慢,多些理性精神,少些诗性“智慧”。
2、辛琳:距离
男和女的相处是有距离的。距离远吗?不远;距离近不?不近,只隔着盈盈一水仰望。春来你繁华似锦,落英纷纭,夏时你绿叶葱茏,映水临风,我都会为你欣喜,为你点赞!秋季你披一身金黄,歌声苍凉,冬季你身形萧索,清冷寂寞,我都在注目;我呢,无论是随风轻轻颔首而笑,还是在清晨的第一缕晨曦里羞涩绽开,都逃不过你的眼睛,我一直在你的关注里,你一直在我的视线里……
心与心之间也是有距离的,距离远不,不远,距离近不,不近,只隔着一片云,心在云上飞,不为飞的更高更远,只为更辽阔的自由!若你也想,一起飞吧,追着风的脚步,去看空旷的原野,去看俯仰起合的丛林...若你不愿意飞,那就在连绵草原的高处,数一片一片云在天空里软软的飘,去仰望晶莹的雪山,在层层云雾里遮成仙境;去海边看清晨云蒸霞蔚,傍晚夕阳如金!
灵魂与灵魂之间也是有距离的。距离远吗,不远,距离近不?不近,只隔着一个旋转舞台。无论灵魂在旋转舞台上,漫卷长袖随意挥舞,还是铿锵有力刚毅勇武,那都是灵魂最惬意最向往的一场演出。无论舞台大小,无论演出正在倾情上演,还是走在出演的路上,都要去关注、去注目、去期待……
希冀亲密没有距离,但亲密无间的状态其实很少,我们都活在距离中,距离是常态,距离很无奈、距离很伤感……
弥补距离,努力追索,一生走在梦想的路上,是一条回味悠长的心路;
隔着距离,遥遥关注,让烟波在四季莺飞草长,是一年心悸神摇的期待;
在距离里心怀仰望,在距离里转首回眸……
四、专家论坛
1、谣言止于智者!
倪绍旺(江苏家庭教育专家):有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迪。故事讲的是圣人孔夫子。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 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昨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好友转发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很雷人, 说起底***第五纵队云云。联想前一段时间,看到一段视频说肉松是棉花,等了好久也没辟谣,我就转给自己家里面的亲戚朋友,以后吃肉松小心点,结果我刚转发,我妻妹就转发了辟谣贴,让我这个一贯冷静的人好生羞愧。我一贯看到这些所谓揭露真相的东西都长一个心眼,就是等下看看有没有辟谣的,有的等待几天,有的就当天就有权威辟谣。当然也有的所谓谣言辟过了却被事实证明是真的。比如那个刘铁男贪腐的事情。但是我信奉不造谣不传谣,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谣言,有点疑惑。
其实有的从常识判断就知道是谣言的,我一般会友情提醒,不传谣不信谣!但是有的时候,有的朋友依然故我,好像传起谣来责无旁贷,好像很有责任感特别有爱心。
最近高考,前几天就有高考准考证丢失的帖子到处传。常识判断就是假的,一般学校都是在高考前一天才发准考证,老师带领孩子熟悉考场,一般的班主任还会把准考证收回来,避免丢失。考试前发考后收,减少麻烦。即使准考证丢失甚至身份证丢失,都不要紧,考点主任、巡视员等可以做主做临时考证。现在的教育服务已经非常精细化,服务非常到位。估计那些丢准考证丢孩子重赏的帖子诈骗居多!
遇到疑似谣言信息,先开动脑筋思考,不能辨别可以上网搜一搜,也可以咨询各地网警,切勿轻信、传谣。
不是说了吗?谣言止于智者!编造和传播网络谣言是需要负一定法律责任的,在您转发的同时还请仔细斟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视情节严重,需承担如下责任:
刑事责任,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编造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政责任,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我们关注国家发展、民主民生以及自身环境,这很正常。但问题是,被传播的信息中也有一些不实信息和谣言,被大量转发和扩散后,误导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判断,甚至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社会心理和秩序。
谣言往往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煽动蛊惑,给人提供的是一种虚象甚至假象。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范围也非常广,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我们要留意信息来源,同时要有常识判断理性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有圣言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魔鬼!
网络发达,期望警醒!孔老夫子尚且能反省即使亲眼所见,也不敢妄自揣测和判断,何况我辈?
2、先完成结尾的小说
齐悦(群主):十九世纪最畅销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 另一本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总统在见到这本书的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时,大叫说:“啊,你就是那位写书发动这次大战的女士!”
哈里特小时候对文字就有特殊天分,姐姐说她五岁时就已经能背二十七首赞美诗和《圣经》里长长的章节。而哈里特自己却不记得这些事,只记得第一次看到《一千零一夜》,就深深沉迷于其中,一读就停不下来。
她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后来从新英格兰搬到辛辛那提,她因此认识了斯托,两人坠入爱河,结为连理。斯托也是一名牧师,他欣赏哈里特的文学天分,也很支持她写作。但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哈里特照顾孩子和老公都来不及,能写作的时间很少。
与辛辛那提隔着一条河的肯塔基当时还属于南方实施黑奴制度的州,一条河分隔了黑人的天堂与地狱。1850年,南北双方几经争执,达成妥协,国会颁布了《逃奴追缉法》,禁止黑奴逃往北方,并准许南方白人拥有追回黑奴的权利。
北方赞成废奴的白人,为了帮助南方黑人获得自由,建立了秘密逃亡到加拿大的路线,称为“地下铁道”。哈里特的爸爸、姐姐、弟弟、丈夫都是反对蓄奴的积极分子,所以他们家自然成为“地下铁道”的一站。
她在家中招待过很多逃亡的黑奴,亲耳听他们讲如何被残酷压迫的经历,几乎每次都听到痛心流泪。她的姐姐不止一次对她说:“我如果像你一样会写作的话,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是多么应该被诅咒!”
一天,哈里特在教堂听讲道,突然脑中闪出一部小说的“结尾”,回家后立刻写出来,就是“汤姆叔叔死去……”写完后,念给十二岁和十岁的儿子听,两个孩子听完后泣不成声:“噢,妈妈,奴隶制度真的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东西!”
儿子的反应让哈里特信心大增。她写信给反对《逃奴追缉法》的《国家时代》,说想写一个故事登在他们杂志上:“我现在感到是时候了。女人和小孩都应该要为自由说句话,人道精神应该发声,我希望每个能写作的女子都不要沉默。”
1851年6月5日,《汤姆叔叔的小屋》开始在《国家时代》上连载,一出刊立刻造成抢购,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波士顿一家出版社来找哈里特出书,她起先觉得书很贵,没有人会为了这样的故事花钱买,没想到出版第一年就卖了三十万本,她收到的版税超过他们夫妻三十年的收入。
其实书不止卖了三十万本,因为当时版权保护不周,至少有十六家出版社都在印,盗版卖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本。后来还被翻译成十九种文字,海外卖多少本就算不清了。
这本先完成结尾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推动废奴的风潮。北方各州立场越来越鲜明,也不再与南方妥协,虽然其中也有利益的考虑,但道德的高度还是解放黑奴最大的动力。
所以,1862年11月25日林肯与哈里特在白宫相见时,才会脱口说出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南北战争。这本书被公认为是改变美国历史最直接、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
五、群外书、文分享
1、冰与火推荐:《丘成桐:培养好孩子的兴趣,才是决定他命运的根本》
美国的教学体系,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虽然这也不见得是一个理想的体系。
比如美国的高中和大学对成绩就不给出分数,只给出A、B、C、D。这不是件坏事情,可以削弱学生之间不必要的竞争。为分数而斤斤计较以及争夺班里的第一名,会破坏学生之间的合作,集体的力量得不到尊重。中小学教育里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品性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不少学校把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按头一个字母缩写成“PRIDE”(荣誉),即Perseverance (坚持),Respect (尊重),Integrity (正直),Diligence (勤奋),Excellence (优秀),作为学生自我要求的基本要点。这种美德的评价要尊重人的本性。对于学生本人,要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
对中学生来说,永保一颗纯真的童心,保持人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摘录自网络文章)
2、jenny(英国文化学者)推荐:《这是一个让人无法置信的真实故事》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2007年1月的某天傍晚,塞纳-马恩省昂驾驶着一辆福特汽车从波特兰赶往谢里登签一份订购合同。因为这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才取得的成果,塞纳-马恩省昂异常高兴,一路飞奔。
停车的时候,借着灯光,塞纳-马恩省昂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塞纳-马恩省昂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疾驶中撞上了人?
他反复回忆,似乎没有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但塞纳-马恩省昂仍不放心,立马上车,发动引擎,调转车头,准备沿来路察看。
这时,等待签约的商业伙伴打来电话,催他快一点。塞纳-马恩省昂解释说自己有急事,等会儿就到。对方大为光火,嚷道:「见鬼去吧,你这个不守时的家伙!随即挂了电话。塞纳-马恩省昂怔了怔,那可是一笔300万美金的合同啊!可是,他还是驱车上路了。
在大雾弥漫的夜色中,塞纳-马恩省昂边开车边沿途察看。最后,在高速公路行程近一半的路边,他看到了一个人躺在那里,赶忙停车下去。
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13、4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远。塞纳-马恩省昂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迷不醒。
警方联系上了孩子的父母,这对丧失理智的夫妇咆哮着捶打塞纳-马恩省昂。塞纳-马恩省昂不做辩解,默默忍受。
家里人都说他太傻,既然没有事实证明他就是肇事者,何苦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塞纳-马恩省昂并没多做解释,他放下手头的业务,每天在医院陪护那位名叫凯瑟琳的受伤女孩,并及时支付医疗费用。
凯瑟琳昏迷了26天,塞纳-马恩省昂寸步不离地守护了26天,花费了3.8万美金的医疗费。可喜的是,第27天,凯瑟琳终于清醒过来,并且向人们说出了事实的真相:事发当天,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摩托车撞倒。
原来塞纳-马恩省昂车轮上的血迹只是车经过凯瑟琳身边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
事情真相大白。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塞纳-马恩省昂回答的如此简单:当时我只想到,如果我不返回察看,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安心,我从未想到过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