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做“有效”的沟通

[复制链接] 3
回复
100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9

主题

437

帖子

1968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6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3-22 09:5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智联Lily 于 2018-3-22 10:03 编辑

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做“有效”的沟通
——谈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意义

  作 者 介 绍   
Coco教育:一个在培训行业近十年的资深老顾问,她从少儿教育开启自己的教育职场生涯,历经三载,进入初高中生群体的接触,从国内中高考教育规划到国外留学名校申请规划,她用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十年时光,接触了上万个家庭,她的教育笔记数百本,她用文字记录了学员的故事,也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她陪伴了一组组家庭,见证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这十年里,她也从一个年轻的职场人,蜕变成家长心目中的教育导师,学员们心目中的亦师亦友。从今天开始,每周三她都将在留学蛋炒饭,用质朴的语言,生活中的案例与各位家长和学员分享她的教育理念。或许,孩子对家长的不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无可奈何,在这里,我们都可以找到答案…..
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做“有效”的沟通
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迟疑了很久。其实在家庭教育界里,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方法也已经很成熟,很多例子家长或许都在其他文章中看到过了。但为什么我们依旧跟自己孩子的沟通上不那么顺畅,究其缘由,我想到了这个话题的开篇—我希望先给大家做一次概念上的梳理

【孩子】
孩子的定义是什么?不要觉得这个问题可笑,我接触的那么多家庭中,凡是跟孩子相处不融洽的,究其根源,都是家长根本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去对待。家长往往犯的错误就是把孩子想复杂了。其实孩子就是孩子,越小越简单。他们说的话、做的事情,在本质上没有大人的那么多杂念。

比如,一个小孩子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说“妈妈我不喜欢你了,我讨厌你!”,“爸爸我不爱你了,我讨厌你!”,“爷爷我再也不想跟你玩儿了,我讨厌你!”之类的话,家长有时候会觉得很伤心,感觉养了一个白眼儿狼…其实孩子只是还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语言的力度,并不是我们成年人概念里的讨厌。再比如,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在做一些“坏事情”,家长马上就会上升到品质的层面,认为孩子教育失败。其实往往,只是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他们认为做好事家长的关注度远远不及自己做一件“坏事”,这样的预警是告诉家长—我希望引起你的关注!而不是我们成年人层面的“坏小子”

【家长】
家长都是20几岁以上的成年人,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会成为30岁+、40岁+…..以上的人;家长在成长—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风格、是非观、价值观等等都在细微的变化着,而却往往忽略了你的“孩子”也在成长,因为生长环境和背景的不一样、接触的社会人群不一样,导致孩子从一张白纸,也逐渐会形成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风格、是非观、价值观等基础信息;因为在家庭中沉浸的时间比较长,耳濡目染,所以会更接近家人的思想,但绝对不是【可复制】型的。

【家庭】
家庭环境、和谐氛围、良好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往往疑惑的是—为什么孩子没有继承自己的优良品性,而沾染上自己看不上的“恶习”。

我总能听到的一些话是:“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以前太不一样了,以前哪有那么多人教我们管我们,我们不是照样也成长的很好;反倒是现在什么道理都跟他讲教他做,可他就是不听你的,还跟你反着来!”

越来越多的30+以上的家长有这样的感同身受。而20+和40+的家长就会好很多。因为30+正好是卡在孩子有自我意识萌芽和自主行动力的时候,家长会非常直接的感受到这些冲击;而20+的家长的孩子们还太小,没有行为力,40+家长的孩子们已经逐渐大了,对抗后学会开始“隐藏”和“忽略”。

Coco给大家的理念就是——跟自己的孩子做更多有效的沟通

方法一:说不如“做”


不要跟孩子讲很多的大道理。说大了孩子无法领会,说多了孩子会觉得烦躁,说重了孩子会觉得小题大作….总之,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说不如自己“做”,身体力行,让孩子从感知到引导性的让其参与,再由孩子自己把道理总结出来或领悟出来,这个传授的“教程”才算真的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437

帖子

1968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6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0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智联Lily 于 2018-3-22 10:07 编辑

方法二:学会借力打力

不要跟孩子硬碰硬。最后妥协的一定还是家长,这样相互伤害的过程又何必存在。12周岁之前的孩子身体力行,引导参与,让他学会这些理论技能是可以的。12周岁以后,孩子的怀疑性思维开始形成,通俗讲就是觉得家长讲的不一定全是对的了,他们开始接触很多外来信息,有自己对事物的自我判断,而这时就开始与家人出现直面冲突,家长往往已经对孩子失去了小时候引导的耐心,开始利用强势去压。反效果很大,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

Coco给家长的方法是静下心来,借力打力:1)找孩子身边愿意亲近的人,比如某个老师,比如智联机构这类的顾问的老师,比如哥哥姐姐;2)讲座效应,带孩子多听一些学习讲座或参与一些学习类的论坛活动,给孩子一个“望远镜”,让他认识更多正能量的外部世界(比如智联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讲座及活动,学员都可免费参加);3)和孩子一起分享一本正能量的书籍,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与孩子进行平等、开放式话题的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437

帖子

1968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6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0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智联Lily 于 2018-3-22 10:08 编辑

方法三:用不同的方式和行为,表达同样的“沟通”

不要认为“沟通”只能用“语言”来呈现。沟通的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一味的用说,孩子只会越来越烦,家长每讲一次,效果就会减弱一层,慢慢的,就沦为了无休止的“啰嗦”。【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说,可以做,可以看,也可以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同样的“沟通”,家长每做一次,效果就会增强一层,慢慢的,就变成了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437

帖子

1968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6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0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智联Lily 于 2018-3-22 10:08 编辑

方法四:学会爱自己,才有力量去爱他人

不要因为孩子迷失自我。这是我更希望跟各位家长分享的。家庭教育的路途上,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会爱惜自己,不因为怕孩子“受伤”而委曲求全,也不因为怕孩子“走弯路”而急功近利。“陪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分享”,将自己这一生所见所感所悟,用有效的沟通方法,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汲取、自我成长,用这些技能去掌握更多,对家长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去享受的。

终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会离开,会独立飞翔;而家长们能做的,是自我成长,才有力量在孩子的成长期给予更多的“传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