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成功的家庭教育,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84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6-26 06: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功的家庭教育,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叶圣陶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习惯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
  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
  所以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儿童大脑功能的可塑性比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习惯。
  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定型,如果以后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改进。
  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
  因此应该从小关注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的坐姿,与人友好交往;学会倾听、主动自觉补水、文明用餐与接打电话,公共场合举止文明等习惯。
  具体包括8个方面:
  1
  规律生活很重要
  调查发现:小学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智商高,而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很有规律,下课后先去洗手间,再去饮水,上课听讲也认真,作业写得也整洁。
  在校时吃零食、乱买小食品的孩子的家长往往工作忙,自己睡懒觉,不给孩子做早餐,才养成一日三餐没规律和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2
  遵守常规要知道
  许多城市派生出一个新名词——学前班,原因是让不适应小学一年级的6—7岁孩子有一个过渡学习与适应常规的过程。
  遵守常规就是让孩子懂得顺应、服从,遵守,比如守纪律、懂规矩等。常规包括生活常规、幼儿园常规、社会常规等。
  孩子在家、在幼儿园期间不单单是安全保障、吃好睡好,正常的生活常规、良好习惯的调教更为重要。
  训练孩子常规可以借鉴《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3
  积极参与热情高
  今天谁来讲故事?我背的诗歌快又多!七彩画廊展才艺,我们一起来唱歌。
  老师和家长都要去鼓励孩子大胆参与,积极参与,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庭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事应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脚、洗手绢和袜子,整理床铺,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孩子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
  渐渐地要让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员,这个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学会为家庭建设做些什么。
  4
  独立完成少烦恼
  现代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要培养“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主能力。
  孩子上学以后在学校里会面对很多自己拿主张、做决定的事情,不要让孩子太依赖,让他自己根据情况作出正确得选择,这样学习写作业时也不会非要大人“陪太子读书”、“陪公主写作业”,自己写完作业后能独立检查,渐渐学会自理、自立。
  几个想当天使的孩子,分别得到了上帝赐给他们每个人一个烛台,让他们要保持烛台的光亮。
  几天过去了,上帝没来,孩子们有些急躁,很敷衍地擦拭着烛台,几个月过去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再擦拭烛台。一天,上帝突然造访,每个孩子的烛台上皆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但有一个被大家称“笨笨”的男孩,坚持每天擦拭,独立完成着上帝的使命。他成了天使,得到了上帝的宠爱和青睐!
  其实当天使很简单,实实在在做就足够了。
  5
  文明礼貌重在教
  人生活在社会里,必须与他人打交道,“不学礼无以立”,和谐的集体生活靠每个人去相互营造。
  要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流谈话,进门前敲门但不粗暴猛烈,进门后随手关门、向成人问好,主动换鞋等。
  告诉孩子这世界很美好,好人多,坏人少,学会向陌生人友好微笑,善待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在公共场所管住自己的嘴巴,只有做到我爱人人,那么人人才会爱我。
  电话是孩子生活中常常接触的,而6岁孩子应学会正常的接听和拨打电话,如:“您好”、“请问您找谁?”、“需要我帮助吗?”、“我可以帮您转告”、“再见”等礼貌用语。
  避免“你谁呀?”、“他早走啦”、“去上班了”、“真烦人”等粗俗语言。
  6
  清洁卫生自己搞
  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与己有利于健康、与人出于尊重他人。
  生活中注意帮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抠鼻孔、揉眼、挠头等不雅观的小动作。
  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公共场合的卫生问题。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片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只要养成好习惯就行了。
  7
  与人合作信誉好
  孩子未来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团结他人、与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最终双赢。
  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别人比自己强。让孩子懂得能与人分享的快乐最幸福、能与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见解。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也明白别人比自己强。
  他懂得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的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8
  收拾整齐能做到
  孩子上学后有许多收拾课桌、准备下节课的活动,这些都需要平时在家中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每做完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回头看看留什么“尾巴”没有。
  生活细节有很多,教育孩子别光说;言传身教树楷模。要有规律去生活,遵守常规记清楚,积极参与会切磋,独立完成能协作,文明礼貌要稳妥,与人合作心要和,收拾整齐尽心做。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
  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特别提醒,关注好习惯的同时,也要防止坏习惯。
  比如看电视没节制、爱玩电子游戏、做事磨磨蹭蹭、说话含糊吞吐、父母喊他不动、玩完玩具不收、公共场合声大、邋遢不爱干净等。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上述坏习惯,应该检讨父母的教养方式了——孩子出毛病,该吃药的是家长。





来源: 成功的家庭教育,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转)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