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台掌故——东台盐业两千年
东台地滨黄海,自古盛产盐,历史上曾是全国的重产盐区之一,也曾因老政区内的“淮南中十场”而闻名天下。
据《史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吴王刘濞在封国(古扬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海煮海水为盐”(《史记·吴王刘濞列传》)以增加财源,扩张势力。从此,开创了东台境内盐业生产的历史。当时,由于西溪以东尚是海水滔滔的大海,所以境内盐区还在西溪以西一带。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财经政策方面采纳桑弘羊等人的建议,实行国家垄断铸钱,盐铁官营。在盐铁产制旺地设置盐铁官署,并没收私人煮盐铸铁器具,将盐铁产运销之权统一收归朝廷。其时,在今盐城设盐渎县,专管产盐。元狩四年(前119年)为解决国家财政急难,汉武帝招募民众煮盐。《史记·平淮书》载,“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又称煎盐),官与牢盆(牢,粮食;盆,煮盐器具)”。也就是说,官府提供煮盐器具,雇工煮盐,发给费用。当时盐民煎盐纳官进行的是具有服劳役性的劳动,其地位低下,向来被视为“土民”、“贱民”。尽管如此,煎盐还是开始成为一种正式职业。
汉时的产盐方式是直接煎炼海水结晶为盐。煎具使用盘又称盘铁,一副盘铁由四角组成,每角又分多块,厚10~13厘米,每块重50余公斤,合则500余公斤,分户保管,彼此牵制,官方监督,以防私煎。使用时拼成一盘,直径3米多,周围边高0.4米,用铁栓合成,底平如盂,缝隙经卤汁结塞不漏。盘铁下为用土垡砌成的圆灶(即盐灶),四周设灶门七八眼用以烧草。一灶配盘铁一副,有盐民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灶民之称亦始此。盐灶周围弶芦芭障用以挡风,露天操作,遇雨即停煎。一般在暑天或旱季举火,燃热盘铁,盐民们往灼热的盘铁上泼海水取盐。烧一昼夜谓之一伏火,可煎六盘,每盘200公斤左右。由于盘铁厚而大,难以烧灼,因此,每举火一次,通常连续生产半个月左右。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工具较为笨重,而且煎盐费时费燃料,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但随着盐丁的增多,规模的扩大,沿海煎盐逐渐兴起。
到了唐代,由于海水常年累月带来泥沙的沉淀,海岸线逐渐由东冈沙堤(自然形成的堤,即今范公堤基)东移,当时境内新淤陆地土质盐分极高,盐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堤岸沿线的南北地带相继建立了虎墩场(元代改称富安场)、小陶场(北宋改称安丰场)、东台场等。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全国产盐区设五国十监管理盐场,东台盐区归属海陵县海陵监(监署设于今泰州)。当时,在海陵、盐城两监,曾以免除徭役为优惠条件,招募无业游民到两淮地区煮盐。但由于沿海生产条件极其艰苦,自愿迁来者仍然很少,劳动力奇缺。刘晏任两淮转运使以后,改革盐法,废官营专卖制为官商专卖制,并在盐场设盐官,监督盐民自行产盐,负责把盐民生产出来的盐全部收购,然后就地卖给盐商,盐税加入盐价之中,盐商交款后,就可以自由运往各地销售。从而使盐民不受存盐莫售之苦,商人亦无积压资本之顾忧,既调动了盐民产盐的积极性,又引来了一批四方游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盐业生产的发展,故而,淮南盐异军突起,东台盐业也从此走向兴旺,而成为淮南重产盐区。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泰州海陵监署移驻东台场(署治今人民大会堂址),管辖境内南北8个盐场,其时的制盐方法已较汉代有很大进步,不再直接煮炼海水成盐,而是先淋卤再煎卤成盐。广大灶民开沟引潮,铺设亭场(亭户之名始此)。创造了“刺土成盐法”,即耕海边咸土,隔宿之后,将土覆盖草上作溜,溜高0.7米左右,方3.5米,底设竹筒,在溜边砌一卤井,用海水浇溜淋卤,经竹筒流入卤井,然后入煎。此法不仅成盐快,而且出盐率高。据唐《元和郡县志》曰:“今海陵县官置盐监一,岁煮盐六十万石。而楚州盐城、浙西嘉兴、临平两监所出次焉。”足见当时东台境内的盐产总数已相当可观。
宋代的盐业生产承唐、五代旧制,仍实行民制、官收、商销制度。并划分严格的行销区域,越界有禁,出境受罚。当时,扬州设盐转运院,产盐区的管理机构大为监,监管场。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海陵监移撤后,在西溪设盐仓监管辖何垛、东台、丁溪、草堰、白驹、刘庄各场。各场煎盐实行催煎制,盐官为每灶丁制定一年的“额盐”,称为“丁额盐或正额盐”。规定灶丁每年煎正盐35石,折合2625公斤(《太平寰宇记》)。各场还设催煎官若干,专门监督、催促、稽查灶民煎盐。天圣六年(1028年)范公堤筑成后,阻挡海潮,遮护民田,屏蔽盐灶,使盐业生产有了保障。此时的灶民利用广大的滩涂草荡资源,大胆实践,择盐份重、土质硬的平地摊晒草灰淋卤,在“刺土成盐”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晒灰采卤法”。其煎盐经过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6道工序后,不仅出盐率更进一成,而且盐质“色白、粒大、干”,时有“淮盐甲天下”之称,境内各场所产之盐自然在内。据史料载,宋时的盐税收入常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当时,两淮共建盐场25座,其中22座为淮南所属,盐课占全国之首,而淮南又以海陵监所辖盐场产盐为最厚。据《宋史·食货志》载:淮南有楚州盐城监(辖7场),年产盐41.7万担;通州丰利监(辖7场),年产盐48.9万担;泰州海陵监(辖8场),年产盐65.6万余担。由此可见,东台宋时已为淮南产盐之冠。
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入海,沿海淤积成陆速度加快,淮南范公堤西盐场相继废置,盐灶东移至堤东近海荡地。乾道七年(1171年)撤西溪盐仓,各场始设场大使(场官)分治。至元代,东台、木并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白驹等场均已建成,各场沿范公堤设立场公署,其辖地由范公堤逐渐向东直线辐射至10多公里之外的近海海滩。据明《淮南中十场志》和清嘉庆《东台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境内盐业生产进入黄金时代,当时境内设泰州盐运分司(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设)驻东台场,管辖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等10场,史称“淮南中十场”,各场均在东台老政区内,其中东台、何垛、梁垛、安丰、富安5场在今政区内。且由于海岸线的东移,盐区已东播至今南沈灶一线。当时各场仍仿前制,灶民煎盐纳官,官付给工本费。正统六年(1441年),官府将工本费易钞为米,灶民得以勉强糊口。这在当时乃是一种进步,刺激了灶民煎盐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盐业生产的发展。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朝廷进一步改革盐法,废除传统的官盐制,实行商灶制,将原来的官府收盐改为专商(时称垣商,又叫场商)收购,同时,大力倡导改造煎具,广泛建造小盐灶,统一制造直径1米深20厘米的铁锅和直径1米深7厘米的铁钅敝,发至灶户自煎。锅钅敝煎盐不仅轻便易操作,而且煎盐省工省草。东台各场盐灶使用锅丿以后,始建灶房,土墙草盖,以蔽风雨。屋内置盐灶,一座灶一般一锅两钅敝或一锅三钅敝,前钅敝后锅,锅深钅敝浅,锅预热卤水,钅敝煎盐。即盐灶起火后,将卤池中的卤水装锅预热,然后把热卤舀入钅敝中煎熬,直至结晶成盐,如此作业,昼夜不停。当时,24小时为“一伏火”,一座盐灶一伏火可产盐二三百斤。盐产量大幅度提高,盐业市场进一步活跃。东台境内的盐业生产也从此进入鼎盛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东台、何垛、安丰、梁垛、富安等5场,多数年份盐产量近200万担,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达到最高峰,实现年产量225.8万担。盐业的兴旺,吸引了四方游民,纷纷来到各场煎盐为生。一时间,出现了“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壮景。与此同时,淮南盐区,尤其是古扬州(东台县时属扬州府泰州)出现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大盐商,乾隆为之感叹说:“盐商之财伟哉!”其生活也是一掷千金,穷奢极欲。安丰场诗人吴嘉纪曾用诗对盐商的豪华奢侈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广陵(即扬州)奢尤甚,巨室如王公,食肉被纨素,极意媚微躬,欢乐成 愚,不幸财货丰。”可那些创造财富的广大盐民,其生活则苦不堪言。正如吴嘉纪诗中写到的“早夜煎盐卤井中,形容黧黑发蓬蓬。百年绝少人生乐,万族无如灶户穷。”
由于东台处于淮河、长江两大径流入海的汇流处,清代中叶新生陆地泥沙含盐量开始减少,而海岸线东移的速度仍然较快,至清嘉庆时海岸线已移至今黄海公路以东二三十里的地带。黄海公路以西的广大灶区,潮汐不至,土卤日淡。加之清王朝的逐渐衰败,整个淮盐都走向衰落。境内从唐至清跨越5个朝代兴旺发达的盐业生产至此也由鼎盛时期跌落下来。据统计,嘉庆七年(1802年)东台、何垛、富安、安丰、梁垛5场产盐225.6万担,道光六年(1826年)产盐69.84万担,年产量以4.77%的速度逐年递减。清末民初,曹钅敝、三仓、唐洋一线以东地区土壤含盐量也日淡,到处是茂密的草荡,盐民私垦者众多。民初,实业家张謇在沿海兴办盐垦公司,大规模开垦植棉。盐业生产的衰落加剧,致使民国政府被迫多次裁场倒灶,但东台沿海的盐业生产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淮南都占居一定的地位,泰属总场公署及以后的两淮盐务管理局、淮南盐务管理局等均曾设驻东台城。新中国成立后废灶兴垦的步伐加快,至1961年盐民全部转农,仅剩6副盐灶、亭场续煎作为副业,年产盐仅有6000多担,到1987年全部息火停煎。至此结束了东台两千年余的产盐历史。
(崔益云)
|
|